第27章 汉寿侯纸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骥行三国最新章节!
赵骥跟关嫣说了自己打算招揽李譔的想法和难处,谁知关嫣竟轻轻巧巧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多给点钱就行了,他准来”。
赵骥不信,中散大夫好歹是光禄勋下属的皇帝从官,李譔怎么可能受聘到一个私人的造纸坊做事。
“他一个六百石的小官,又没有实权在手,捞不到外快,你以为他养活一大家子人容易么?”关嫣笑道,“何况李譔现在被投闲置散,都无聊到跑纸坊来打发时间了,赚点外快也不会影响他继续当官”。
关嫣这一说,赵骥觉得和李譔有得谈,干脆原地返回搞招聘。
李譔一开始还碍于士人身份有些不情愿,但在关嫣开出给他全家包吃包住外加一笔不菲的佣金后,李譔果然就爽快答应了。
在李譔承诺绝不外泄造纸的技术秘密后,赵骥和盘托出了自己改进造纸术的办法,反正他要是泄密的话,就算关家现在势力大不如前,收拾个六百石的闲官还是不在话下的。
一是选取竹子为原材料来造纸,益州多竹,相比树皮或麻,获取原材料更容易,原料价格也更低。
二是要对竹原料进行精处理,加工前不仅要清洗干净,还要切成尽可能细的竹丝,最好是制定收货标准后,直接从农户手中采购竹丝成品,减少纸坊的人工开支。
三是在浸泡提取竹纤维时,在水中加入石灰,既可以提高纤维提取率,还可以起到漂白和去除杂质的作用,这样既能省去反复锻揉竹原料的工序,还能使纸张呈白色、更柔软。
四是考虑到竹纸比麻纸更薄更韧的特点,淘汰掉加热蒸干的工序,采取自然风干方式,大量节省生产成本。
至于具体的细节,就放手由李譔这个技术男去试验琢磨。
最后,赵骥还引入了品牌经营理念,给关家造纸坊出品的纸张取了个“汉寿侯纸”的名字,让关嫣在每张成品纸角上拓盖印记。
关嫣对这个纸名非常满意,觉得赵骥这个主意简直说到了自己心坎上,顿时笑得花枝招展,一回家就立即安排人手核算所需的资金,开始着手创办纸坊。
正当纸坊创办得如火如荼间,丞相府中的一场争论也是热烈非凡。
“季常糊涂啊”,董允激动地慷慨陈词到,“赵骥既非荆襄人,又性情桀骜,他年方弱冠就已经官居太守,将来若是再更进一步的话,只怕满朝再无人能制”。
马良反驳到:“赵骥孑然一身,既未结党,又没有宗族帮衬,我们不过惜其才而用之,将他充作爪牙而已,绝不至于鱼脱羁网”。
“他怎么没结党,她不是正和关家那虎女打得火热吗”。
“我问过不舍,他和关家小姐并无私情”。
“够了”,诸葛亮打断二人的争论,“如果志在天下,用人又岂能只在一州”。
诸葛亮虽未明确的给马、董二人的争论定调结论,但“岂在一州”的用人理念还是偏向了马良。
董允性格率直,素来以敢言直谏而闻名,但在诸葛亮的面前,他虽然犹自忿忿不平,还是闭上了嘴巴。
在诸葛亮看来,赵骥虽是益州人,但与本地的世家大族并无共同利益纽带,反而和他们这些失去了土地人口的荆州人更像同一类人,他实在想不通赵骥为什么会拒绝马良递出的橄榄枝。
不管怎样,既然马良有意袒护,而这个年轻人又确实有才干,那就为国尽才吧,不过决不能让这个一手拉起一支军队的人再在武陵这块飞地继续待下去了。
“转赵骥为中监军,保留其品秩和抚夷将军号,不再任武陵太守,让他在成都负责训练新招募的士卒,武陵驻军由荆南督吴懿直接统领,郡都尉阎宇辅之”。
诸葛亮的这个决定面面俱到,卖马良一个面子的同时,又回应了董允的担忧,还能发挥赵骥擅长练兵的长处,无论马良、董允抑或中立的第三方都没有理由反对。
接到任命时,赵骥正在和李譔试验用石灰水提取竹纤维的最佳比例,赵骥对这个任命倒没什么意见,李譔却哧笑道:“丞相果然好手段啊”。
赵骥明知故问道:“先生此话何解?”
李譔是个嘴无遮拦的人,三国志里就说他“体轻脱,好戏啁(zhou,一声)”,虽然知道赵骥是故意试探,仍然不管不顾说:“丞相把使君从地方调入禁军系统,从政治意义上看算是升官,不会落下苛待功臣的口实,但实质上却剥离了使君的军权和行政权”。
赵骥苦笑道:“依先生看,我该怎么办?”
李譔也笑了:“我要是有办法对付丞相,就不会来这里帮使君造纸了”。
看懂归看懂,诸葛亮这一招滴水不漏,谁也说不出个好歹来,赵骥总不能说我就想留在武陵军政一手抓吧。
次日,赵骥来到中军报到,接待他的是中护军赵云。
赵云此时已经年过六旬,样貌和赵骥想象的“白马银枪”青年将军差别很大,但眉宇间不时乍现的英气表明着这位老将并未眼昏耳聩。
寒暄过后,赵云淡淡说到:“你在武陵时,凡事皆可一言而决,可中军不比郡县,你要留心适应,莫叫本将为难”。
“晚辈谨记将军教诲”,赵骥面无波澜,回答时神情一如赵云般平淡。
“中军原有的主力都留在了永安,现在的士兵基本都是新招募的,能带兵的将领也奇缺,你可有推荐?”
“没有”,赵骥坦然回答,“晚辈既没有兄弟族人,也没有相熟的朋友,不敢胡乱举荐”。
赵云迟疑片刻,又追问:“阎文平如何?不如把他调来中军助你一臂之力?”
“骥以为吴懿将军新任荆南督,文平留在武陵辅佐应该更有益国事”。
赵云点点头,表面依旧云淡风轻,实则心中对赵骥很满意,一个弱冠之龄的年轻人骤居高位后,却立即就被夺了权,换谁都会心生不满,但他居然如此沉得住气,一句诽言都没有,看来关家没有看错人。
赵云考量片刻后吩咐:“这样罢,我先给你一千新兵,等你干出成绩后再说”。
赵骥跟关嫣说了自己打算招揽李譔的想法和难处,谁知关嫣竟轻轻巧巧地说:“这有什么难的,多给点钱就行了,他准来”。
赵骥不信,中散大夫好歹是光禄勋下属的皇帝从官,李譔怎么可能受聘到一个私人的造纸坊做事。
“他一个六百石的小官,又没有实权在手,捞不到外快,你以为他养活一大家子人容易么?”关嫣笑道,“何况李譔现在被投闲置散,都无聊到跑纸坊来打发时间了,赚点外快也不会影响他继续当官”。
关嫣这一说,赵骥觉得和李譔有得谈,干脆原地返回搞招聘。
李譔一开始还碍于士人身份有些不情愿,但在关嫣开出给他全家包吃包住外加一笔不菲的佣金后,李譔果然就爽快答应了。
在李譔承诺绝不外泄造纸的技术秘密后,赵骥和盘托出了自己改进造纸术的办法,反正他要是泄密的话,就算关家现在势力大不如前,收拾个六百石的闲官还是不在话下的。
一是选取竹子为原材料来造纸,益州多竹,相比树皮或麻,获取原材料更容易,原料价格也更低。
二是要对竹原料进行精处理,加工前不仅要清洗干净,还要切成尽可能细的竹丝,最好是制定收货标准后,直接从农户手中采购竹丝成品,减少纸坊的人工开支。
三是在浸泡提取竹纤维时,在水中加入石灰,既可以提高纤维提取率,还可以起到漂白和去除杂质的作用,这样既能省去反复锻揉竹原料的工序,还能使纸张呈白色、更柔软。
四是考虑到竹纸比麻纸更薄更韧的特点,淘汰掉加热蒸干的工序,采取自然风干方式,大量节省生产成本。
至于具体的细节,就放手由李譔这个技术男去试验琢磨。
最后,赵骥还引入了品牌经营理念,给关家造纸坊出品的纸张取了个“汉寿侯纸”的名字,让关嫣在每张成品纸角上拓盖印记。
关嫣对这个纸名非常满意,觉得赵骥这个主意简直说到了自己心坎上,顿时笑得花枝招展,一回家就立即安排人手核算所需的资金,开始着手创办纸坊。
正当纸坊创办得如火如荼间,丞相府中的一场争论也是热烈非凡。
“季常糊涂啊”,董允激动地慷慨陈词到,“赵骥既非荆襄人,又性情桀骜,他年方弱冠就已经官居太守,将来若是再更进一步的话,只怕满朝再无人能制”。
马良反驳到:“赵骥孑然一身,既未结党,又没有宗族帮衬,我们不过惜其才而用之,将他充作爪牙而已,绝不至于鱼脱羁网”。
“他怎么没结党,她不是正和关家那虎女打得火热吗”。
“我问过不舍,他和关家小姐并无私情”。
“够了”,诸葛亮打断二人的争论,“如果志在天下,用人又岂能只在一州”。
诸葛亮虽未明确的给马、董二人的争论定调结论,但“岂在一州”的用人理念还是偏向了马良。
董允性格率直,素来以敢言直谏而闻名,但在诸葛亮的面前,他虽然犹自忿忿不平,还是闭上了嘴巴。
在诸葛亮看来,赵骥虽是益州人,但与本地的世家大族并无共同利益纽带,反而和他们这些失去了土地人口的荆州人更像同一类人,他实在想不通赵骥为什么会拒绝马良递出的橄榄枝。
不管怎样,既然马良有意袒护,而这个年轻人又确实有才干,那就为国尽才吧,不过决不能让这个一手拉起一支军队的人再在武陵这块飞地继续待下去了。
“转赵骥为中监军,保留其品秩和抚夷将军号,不再任武陵太守,让他在成都负责训练新招募的士卒,武陵驻军由荆南督吴懿直接统领,郡都尉阎宇辅之”。
诸葛亮的这个决定面面俱到,卖马良一个面子的同时,又回应了董允的担忧,还能发挥赵骥擅长练兵的长处,无论马良、董允抑或中立的第三方都没有理由反对。
接到任命时,赵骥正在和李譔试验用石灰水提取竹纤维的最佳比例,赵骥对这个任命倒没什么意见,李譔却哧笑道:“丞相果然好手段啊”。
赵骥明知故问道:“先生此话何解?”
李譔是个嘴无遮拦的人,三国志里就说他“体轻脱,好戏啁(zhou,一声)”,虽然知道赵骥是故意试探,仍然不管不顾说:“丞相把使君从地方调入禁军系统,从政治意义上看算是升官,不会落下苛待功臣的口实,但实质上却剥离了使君的军权和行政权”。
赵骥苦笑道:“依先生看,我该怎么办?”
李譔也笑了:“我要是有办法对付丞相,就不会来这里帮使君造纸了”。
看懂归看懂,诸葛亮这一招滴水不漏,谁也说不出个好歹来,赵骥总不能说我就想留在武陵军政一手抓吧。
次日,赵骥来到中军报到,接待他的是中护军赵云。
赵云此时已经年过六旬,样貌和赵骥想象的“白马银枪”青年将军差别很大,但眉宇间不时乍现的英气表明着这位老将并未眼昏耳聩。
寒暄过后,赵云淡淡说到:“你在武陵时,凡事皆可一言而决,可中军不比郡县,你要留心适应,莫叫本将为难”。
“晚辈谨记将军教诲”,赵骥面无波澜,回答时神情一如赵云般平淡。
“中军原有的主力都留在了永安,现在的士兵基本都是新招募的,能带兵的将领也奇缺,你可有推荐?”
“没有”,赵骥坦然回答,“晚辈既没有兄弟族人,也没有相熟的朋友,不敢胡乱举荐”。
赵云迟疑片刻,又追问:“阎文平如何?不如把他调来中军助你一臂之力?”
“骥以为吴懿将军新任荆南督,文平留在武陵辅佐应该更有益国事”。
赵云点点头,表面依旧云淡风轻,实则心中对赵骥很满意,一个弱冠之龄的年轻人骤居高位后,却立即就被夺了权,换谁都会心生不满,但他居然如此沉得住气,一句诽言都没有,看来关家没有看错人。
赵云考量片刻后吩咐:“这样罢,我先给你一千新兵,等你干出成绩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