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五章 侯爷说兵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权臣最新章节!
太子大婚,乃是庆国的大喜事,在一些大臣的建议声中,庆帝倒是在第二日便颁下了旨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这场婚事留下的余庆,自然不是一两日便散去,家家户户门头的红绸并没有在大婚一过便取摘下来,至少是要保留十日方可。
燕国的使团,却是在大婚过后,便开始准备着返回燕国。
只不过大婚之后第三日,上京城却开始下了一场大雨,让使团返回的行程延迟了两日,另外也是为了照顾红袖的伤势。
红袖因为身体体质极佳,伤势的恢复速度,倒是比想象中的要快不少,只不过终究是几乎致命的重伤,所以一时半会要想痊愈,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儿,这一路返回燕京城,少不得在途中要受颠簸,迟上一两日,虽然不会让红袖的伤势有太大的恢复,但是能够多恢复一些,能够经受途中的颠簸也是好的。
确定返京日期,韩漠倒是无甚话说,公主既然已经大婚,使团的职责也就完成,也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上京城。
只是曹殷提出返程路线时,却是让韩漠有些诧异。
在韩漠看来,顺着来路回返,应该是最佳选择。
往上京城来的这条线路,虽然途中遇到了一次袭击事件,但是总体而言,这条道路并无太大凶险,而且远离战区,更何况已经行过一遭,自然对这条路熟悉的很,也会加快行程中的速度。
但是昌德候曹殷却是召来韩漠和宋世清,在提到返京路线时,却是提出从西边的线路返回燕京城。
从上京城到燕国燕京城,有两条官道可通行,一条便是来时所行之道,亦是燕庆两国的主要商道,途径庆国的昌庆武平二郡,经燕国的的吴郡抵达燕京城所在的会稽郡。
另一条则是西线,路途却要多出一倍,最为紧要的,却是要经过庆国南阳郡,还要经过燕国的临阳郡,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南阳郡还是临阳郡,俱都是陈兵无数,杀气森严。
曹殷选择走这样一条道路,确实是出乎韩漠的意料之外。
宋世清更是劝道:“侯爷,如今南阳关随时都要被攻破,途径南阳郡,实不太平。侯爷贵体,岂能涉险?”
韩漠也是点头道:“宋大人所言极是。侯爷,南阳郡兵荒马乱,据臣得报,前些日子,庆国竟是下了旨意,将南阳郡宛城外围百姓,都往临近郡县迁移,如今的南阳郡,想必是乱作一团。这个时候从那里回京,只怕有些凶险!”
曹殷温和笑道:“本侯也知道南阳郡如今很乱。百万黎民大迁徙,乱作一团……正因如此,本侯反倒想去南阳郡看一看,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他唇边带着笑容,轻声道:“真要是被魏军攻破南阳关,打进关内,那个时候南阳郡便会更乱,戒备也会更加森严,只怕那个时候,咱们大燕想知道南阳郡的状况也是不容易的……!”
韩漠与宋世清对视一眼,似乎明白了曹殷的心思。
曹殷显然是想在南阳郡发生真正的大战之前,以路过为名,实际上却是要观察南阳郡目前的状况,例如庆军在南阳郡的兵力配置以及布阵情况。
谁也不敢保证战事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向,更没有人知道燕国最终会不会被卷到这场战争中来。
未雨绸缪,事先对南阳郡进行一番了解,自然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曹殷微微一笑,继续道:“南阳关确是危在旦夕,被攻破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以本侯得到的情报来看,十天八天之内,庆国人还是能够撑得住。守卫南阳关的,也不是一般的将领,那是商钟离手下三兽将之一的虎霹雳林诚飞,此人不善于平原作战,但是最擅长的,却是固守关隘。南阳关乃是庆国第一关隘,本就是一道天堑,这么多年来,庆国人虽然在军备上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但是……对于这道关隘,还是用了十分的心思。那里有守军三万,关隘坚固异常,据说修筑加固所用的岩石,都是从庆国极北之地所采,非一般的关隘城墙所能比,庆国人号称南阳关是中原大地第一关,却也并非虚言。”
韩漠道:“臣下倒是看过兵书,兵书之中,也记载了南阳关的历史。这道关隘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前齐时期,就驻守着不少的兵将。十六年前,魏人与庆国就打过一场大仗,当时就是看到南阳关易守难攻,所以并没有从这一线进攻,而是突然从北部出兵,突然袭击了庆国的北地郡,那时候司马擎天率领手下的苍骑军以风卷大地之势,在庆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连续攻克了庆人的山北、武都、武关三郡,当时庆军损失惨重,庆军西北军团统帅秦啸风亦是被围在武关的蓝田城,后来魏人破城,秦啸风自尽而死,整个庆国也陷入了灭国的境地。”
曹殷眼中显出赞赏之色,笑道:“读书,总是有些用处的。”
宋世清在旁笑道:“当年庆国的形势,比如今还要危急。那时臣下还只是在求学,但是却也知道,当时庆国害怕我大燕与魏军前后夹击,所以将他们的宣庆公主嫁到了我们大燕……那时候,这位崇仁帝似乎还只是太子!”
曹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茶杯,才轻声道:“那时候,商钟离已是庆国的一员猛将,只不过……还称不上举世名将,也并非独手掌握庆国的军权。那时候商钟离乃是庆国边军一线的统帅,统管庆国南部边关的将士。秦啸风自杀,魏军如狼,庆国眼见便要有灭国之虞,也正是那时,商钟离从边关调集了三万人马,火速赶往前线,担任总大将之职。”说到这里,曹殷叹了口气,道:“如今想来,商钟离的胜利,不但是庆国之幸,也是我燕国之幸。那时我大燕上下都是不赞同出兵,眼看着魏军攻庆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现在想起,当时若是没有商钟离,魏军真的攻下庆国,那么接下来我们燕国也将面临一场浩劫了!”
韩漠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却是明白,那个时候,燕国的皇帝正在用强硬的手段对世家进行削弱措施,当时皇族与世家的关系极其紧张,内部不稳,根本没有精力调兵北上,联合庆国攻打魏军。
“商钟离不愧是一代名将。”曹殷继续道:“他连续打了几场胜仗,稳住了庆军的军心,收拢被打溃的庆军残部,连续对魏军发动反击。仅耗时半年,在他的率领之下,庆军竟是奇迹般地收回了武都和武关二郡,将魏军逼退到乌沐河西岸……也正是这一战,奠定他名将的身份!”
“似乎……庆军虽然收回了武都武关两郡,但是却再也没能跨过乌沐河,收回他们的山北郡!”韩漠看着曹殷道。
曹殷笑道:“司马擎天虽然年纪没有商钟离大,可是成名却比商钟离要早。虽然被商钟离打的损失惨重,但是他还是有些能耐的,凭借着手中的败军,固守乌沐河,硬是阻挡住商钟离收服山北郡的意图,据说乌沐河之战,双方精锐都是折损殆尽,那乌沐河的河水,至今还有红色的血迹……这自然是渲染之事,但是由此可见,当年魏庆之战,战况也确实是惨烈无比。魏国人自那一战,精锐尽丧,而庆国人亦是国力大衰,此后国内还连起叛乱,商钟离只能率军平乱,再也没有能力去收回山北郡。庆国十二郡,也就变成庆国十一郡,魏国人得了山北郡,也就由五郡变成了六郡。乌沐河之战后,两国十六年来,再不曾发生过大战!”
宋世清听曹殷说完,才叹道:“魏国人卧薪尝胆,这十六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仇,他们在大雪山下蓄养大批战马,冶铁开矿,打造兵器装备……这一次卷土重来,声势比之当年更盛,而如今之庆国国力,似乎还及不上当年,此消彼长,庆国此番……!”说到这里,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韩漠沉吟了片刻,才问道:“侯爷,魏军既然知道南阳关坚固无比,为何不从乌沐河进军,却要从南阳关突破?”
“魏人不善水战,他们以骑兵为主,最喜欢的就是平原突袭。”曹殷显然对两国的国情非常了解:“乌沐河极宽,河水又急。经过上次那一场大战,庆人在乌沐河一线已是防备森严,庆国人在乌沐河上,倒是有一支小型的水师游荡,虽说庆国水师向来不怎样,但是比起不善水性的魏国人而言,这支游弋在乌沐河上的小型水师,还是足以震慑住魏国人……!”曹殷说到此处,又端杯饮茶,缓缓道:“而且镇守乌沐河东岸的,乃是三兽将之一的另一位,有狼旋风之称的袁慕,那里驻守三万精兵,乌沐河东岸更是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魏国人根本没有法子从乌沐河进攻。魏人在乌沐河那边故意布兵,不过是为了牵制袁慕的西北军团而已!”
“东北军团?西北军团?”韩漠有些愕然,他之前对于军事上的事情知道的还真不是很多,对于庆国的军事构成,也并不是很了解。
曹殷看出韩漠的疑惑,含笑道:“一直以来,庆国的军力,乃是由三股军团构成。东北四郡,高阳、阳平、中山、河西四郡,是为东北四郡,除了各郡郡城,更有合计三十四县城,那边大概有四到五万人的兵力部署,归由鹰无情王延平统帅。西北则是安邑、武都、北地三郡,西北军团除了镇守各郡外,最主要的责任,便是防卫乌沐河一线,除了大概两千人的水军,另有五万人左右的西北军团,由方才所说的狼旋风袁慕统帅。”
“三股军团,除了这两股,另外一股应该就是庆国的边军吧?”韩漠明白过来。
曹殷道:“正是。我大燕在西北一线边军超过十万人,驻守在我大燕边境线,这庆国人自然也是害怕的。许多年前,庆国人的边军数量,几倍于我大燕,最盛时,庆国南线边军,高达近三十万人,那时候我大燕可是压力巨大,时常要遭受庆国人的零星挑衅和攻击,庆国人甚至一度攻入我燕国疆土之内……幸好我大燕还有军神萧怀玉,他年少英雄,自打他上阵之后,不但将庆人逐出我大燕疆土,自那以后,庆人更是不能攻入我大燕一寸土地……!”
说到此处,曹殷的脸上显出敬服之色,便是宋世清,亦是充满着敬畏。
这样一个神奇的名字,韩漠已经听过无数次,每一次说起,无论谈者是谁,都会在语气中充满着尊敬,这也让从未见过萧怀玉的韩漠,在听到这个名字只是,内心中不由然地生出了尊敬之心。
“只不过军队的支撑,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曹殷缓缓道:“庆国十六年前一场大战,国力损耗巨大,接下来内乱又起,商钟离花了几年之力,才让庆国稳定下来。但是那几年,已经耗损了庆国太大的国力,战前庆国带甲号称五十万,那一役过后,国力支撑不起五十万大军的耗费开支。东北军团由原来的十万人,压减了一半,西北军团原有十五万人,最后也只保留五万人,至于边军,当年三十万大军,也只剩下十余万人,与我大燕的西北军旗鼓相当,整个国家的军力,生生压了一半……!”
宋世清接口冷笑道:“庆国地大物博,真要恢复起来,也不是难事。只不过君昏臣庸,奢华之风大盛,贪墨横行,外表看似强大,其实国库里没多少银子可用。我大燕不过他一半的面积,物产更没有他们丰富,但是所养之兵,不比他们少多少。若是他们励精图治,五十万大军,未必养不起……!”
曹殷肃然道:“宋大人此言不错,庆人奢靡,导致国库空虚,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初若不是商钟离坚持,恐怕庆国如今的兵力还要少许多。魏军这一次大举攻庆,其实商钟离的手中,还真没有太多的兵力可用……!”
宋世清倒有些好奇,问道:“侯爷,庆人虽然兵力大减,但是目前三大军团,二十多万人还是有的,比之魏军,似乎还要多啊,怎会无兵可用?”
太子大婚,乃是庆国的大喜事,在一些大臣的建议声中,庆帝倒是在第二日便颁下了旨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这场婚事留下的余庆,自然不是一两日便散去,家家户户门头的红绸并没有在大婚一过便取摘下来,至少是要保留十日方可。
燕国的使团,却是在大婚过后,便开始准备着返回燕国。
只不过大婚之后第三日,上京城却开始下了一场大雨,让使团返回的行程延迟了两日,另外也是为了照顾红袖的伤势。
红袖因为身体体质极佳,伤势的恢复速度,倒是比想象中的要快不少,只不过终究是几乎致命的重伤,所以一时半会要想痊愈,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儿,这一路返回燕京城,少不得在途中要受颠簸,迟上一两日,虽然不会让红袖的伤势有太大的恢复,但是能够多恢复一些,能够经受途中的颠簸也是好的。
确定返京日期,韩漠倒是无甚话说,公主既然已经大婚,使团的职责也就完成,也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上京城。
只是曹殷提出返程路线时,却是让韩漠有些诧异。
在韩漠看来,顺着来路回返,应该是最佳选择。
往上京城来的这条线路,虽然途中遇到了一次袭击事件,但是总体而言,这条道路并无太大凶险,而且远离战区,更何况已经行过一遭,自然对这条路熟悉的很,也会加快行程中的速度。
但是昌德候曹殷却是召来韩漠和宋世清,在提到返京路线时,却是提出从西边的线路返回燕京城。
从上京城到燕国燕京城,有两条官道可通行,一条便是来时所行之道,亦是燕庆两国的主要商道,途径庆国的昌庆武平二郡,经燕国的的吴郡抵达燕京城所在的会稽郡。
另一条则是西线,路途却要多出一倍,最为紧要的,却是要经过庆国南阳郡,还要经过燕国的临阳郡,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南阳郡还是临阳郡,俱都是陈兵无数,杀气森严。
曹殷选择走这样一条道路,确实是出乎韩漠的意料之外。
宋世清更是劝道:“侯爷,如今南阳关随时都要被攻破,途径南阳郡,实不太平。侯爷贵体,岂能涉险?”
韩漠也是点头道:“宋大人所言极是。侯爷,南阳郡兵荒马乱,据臣得报,前些日子,庆国竟是下了旨意,将南阳郡宛城外围百姓,都往临近郡县迁移,如今的南阳郡,想必是乱作一团。这个时候从那里回京,只怕有些凶险!”
曹殷温和笑道:“本侯也知道南阳郡如今很乱。百万黎民大迁徙,乱作一团……正因如此,本侯反倒想去南阳郡看一看,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他唇边带着笑容,轻声道:“真要是被魏军攻破南阳关,打进关内,那个时候南阳郡便会更乱,戒备也会更加森严,只怕那个时候,咱们大燕想知道南阳郡的状况也是不容易的……!”
韩漠与宋世清对视一眼,似乎明白了曹殷的心思。
曹殷显然是想在南阳郡发生真正的大战之前,以路过为名,实际上却是要观察南阳郡目前的状况,例如庆军在南阳郡的兵力配置以及布阵情况。
谁也不敢保证战事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向,更没有人知道燕国最终会不会被卷到这场战争中来。
未雨绸缪,事先对南阳郡进行一番了解,自然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曹殷微微一笑,继续道:“南阳关确是危在旦夕,被攻破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以本侯得到的情报来看,十天八天之内,庆国人还是能够撑得住。守卫南阳关的,也不是一般的将领,那是商钟离手下三兽将之一的虎霹雳林诚飞,此人不善于平原作战,但是最擅长的,却是固守关隘。南阳关乃是庆国第一关隘,本就是一道天堑,这么多年来,庆国人虽然在军备上并没有太大的作为,但是……对于这道关隘,还是用了十分的心思。那里有守军三万,关隘坚固异常,据说修筑加固所用的岩石,都是从庆国极北之地所采,非一般的关隘城墙所能比,庆国人号称南阳关是中原大地第一关,却也并非虚言。”
韩漠道:“臣下倒是看过兵书,兵书之中,也记载了南阳关的历史。这道关隘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前齐时期,就驻守着不少的兵将。十六年前,魏人与庆国就打过一场大仗,当时就是看到南阳关易守难攻,所以并没有从这一线进攻,而是突然从北部出兵,突然袭击了庆国的北地郡,那时候司马擎天率领手下的苍骑军以风卷大地之势,在庆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连续攻克了庆人的山北、武都、武关三郡,当时庆军损失惨重,庆军西北军团统帅秦啸风亦是被围在武关的蓝田城,后来魏人破城,秦啸风自尽而死,整个庆国也陷入了灭国的境地。”
曹殷眼中显出赞赏之色,笑道:“读书,总是有些用处的。”
宋世清在旁笑道:“当年庆国的形势,比如今还要危急。那时臣下还只是在求学,但是却也知道,当时庆国害怕我大燕与魏军前后夹击,所以将他们的宣庆公主嫁到了我们大燕……那时候,这位崇仁帝似乎还只是太子!”
曹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茶杯,才轻声道:“那时候,商钟离已是庆国的一员猛将,只不过……还称不上举世名将,也并非独手掌握庆国的军权。那时候商钟离乃是庆国边军一线的统帅,统管庆国南部边关的将士。秦啸风自杀,魏军如狼,庆国眼见便要有灭国之虞,也正是那时,商钟离从边关调集了三万人马,火速赶往前线,担任总大将之职。”说到这里,曹殷叹了口气,道:“如今想来,商钟离的胜利,不但是庆国之幸,也是我燕国之幸。那时我大燕上下都是不赞同出兵,眼看着魏军攻庆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现在想起,当时若是没有商钟离,魏军真的攻下庆国,那么接下来我们燕国也将面临一场浩劫了!”
韩漠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却是明白,那个时候,燕国的皇帝正在用强硬的手段对世家进行削弱措施,当时皇族与世家的关系极其紧张,内部不稳,根本没有精力调兵北上,联合庆国攻打魏军。
“商钟离不愧是一代名将。”曹殷继续道:“他连续打了几场胜仗,稳住了庆军的军心,收拢被打溃的庆军残部,连续对魏军发动反击。仅耗时半年,在他的率领之下,庆军竟是奇迹般地收回了武都和武关二郡,将魏军逼退到乌沐河西岸……也正是这一战,奠定他名将的身份!”
“似乎……庆军虽然收回了武都武关两郡,但是却再也没能跨过乌沐河,收回他们的山北郡!”韩漠看着曹殷道。
曹殷笑道:“司马擎天虽然年纪没有商钟离大,可是成名却比商钟离要早。虽然被商钟离打的损失惨重,但是他还是有些能耐的,凭借着手中的败军,固守乌沐河,硬是阻挡住商钟离收服山北郡的意图,据说乌沐河之战,双方精锐都是折损殆尽,那乌沐河的河水,至今还有红色的血迹……这自然是渲染之事,但是由此可见,当年魏庆之战,战况也确实是惨烈无比。魏国人自那一战,精锐尽丧,而庆国人亦是国力大衰,此后国内还连起叛乱,商钟离只能率军平乱,再也没有能力去收回山北郡。庆国十二郡,也就变成庆国十一郡,魏国人得了山北郡,也就由五郡变成了六郡。乌沐河之战后,两国十六年来,再不曾发生过大战!”
宋世清听曹殷说完,才叹道:“魏国人卧薪尝胆,这十六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复仇,他们在大雪山下蓄养大批战马,冶铁开矿,打造兵器装备……这一次卷土重来,声势比之当年更盛,而如今之庆国国力,似乎还及不上当年,此消彼长,庆国此番……!”说到这里,却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韩漠沉吟了片刻,才问道:“侯爷,魏军既然知道南阳关坚固无比,为何不从乌沐河进军,却要从南阳关突破?”
“魏人不善水战,他们以骑兵为主,最喜欢的就是平原突袭。”曹殷显然对两国的国情非常了解:“乌沐河极宽,河水又急。经过上次那一场大战,庆人在乌沐河一线已是防备森严,庆国人在乌沐河上,倒是有一支小型的水师游荡,虽说庆国水师向来不怎样,但是比起不善水性的魏国人而言,这支游弋在乌沐河上的小型水师,还是足以震慑住魏国人……!”曹殷说到此处,又端杯饮茶,缓缓道:“而且镇守乌沐河东岸的,乃是三兽将之一的另一位,有狼旋风之称的袁慕,那里驻守三万精兵,乌沐河东岸更是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魏国人根本没有法子从乌沐河进攻。魏人在乌沐河那边故意布兵,不过是为了牵制袁慕的西北军团而已!”
“东北军团?西北军团?”韩漠有些愕然,他之前对于军事上的事情知道的还真不是很多,对于庆国的军事构成,也并不是很了解。
曹殷看出韩漠的疑惑,含笑道:“一直以来,庆国的军力,乃是由三股军团构成。东北四郡,高阳、阳平、中山、河西四郡,是为东北四郡,除了各郡郡城,更有合计三十四县城,那边大概有四到五万人的兵力部署,归由鹰无情王延平统帅。西北则是安邑、武都、北地三郡,西北军团除了镇守各郡外,最主要的责任,便是防卫乌沐河一线,除了大概两千人的水军,另有五万人左右的西北军团,由方才所说的狼旋风袁慕统帅。”
“三股军团,除了这两股,另外一股应该就是庆国的边军吧?”韩漠明白过来。
曹殷道:“正是。我大燕在西北一线边军超过十万人,驻守在我大燕边境线,这庆国人自然也是害怕的。许多年前,庆国人的边军数量,几倍于我大燕,最盛时,庆国南线边军,高达近三十万人,那时候我大燕可是压力巨大,时常要遭受庆国人的零星挑衅和攻击,庆国人甚至一度攻入我燕国疆土之内……幸好我大燕还有军神萧怀玉,他年少英雄,自打他上阵之后,不但将庆人逐出我大燕疆土,自那以后,庆人更是不能攻入我大燕一寸土地……!”
说到此处,曹殷的脸上显出敬服之色,便是宋世清,亦是充满着敬畏。
这样一个神奇的名字,韩漠已经听过无数次,每一次说起,无论谈者是谁,都会在语气中充满着尊敬,这也让从未见过萧怀玉的韩漠,在听到这个名字只是,内心中不由然地生出了尊敬之心。
“只不过军队的支撑,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曹殷缓缓道:“庆国十六年前一场大战,国力损耗巨大,接下来内乱又起,商钟离花了几年之力,才让庆国稳定下来。但是那几年,已经耗损了庆国太大的国力,战前庆国带甲号称五十万,那一役过后,国力支撑不起五十万大军的耗费开支。东北军团由原来的十万人,压减了一半,西北军团原有十五万人,最后也只保留五万人,至于边军,当年三十万大军,也只剩下十余万人,与我大燕的西北军旗鼓相当,整个国家的军力,生生压了一半……!”
宋世清接口冷笑道:“庆国地大物博,真要恢复起来,也不是难事。只不过君昏臣庸,奢华之风大盛,贪墨横行,外表看似强大,其实国库里没多少银子可用。我大燕不过他一半的面积,物产更没有他们丰富,但是所养之兵,不比他们少多少。若是他们励精图治,五十万大军,未必养不起……!”
曹殷肃然道:“宋大人此言不错,庆人奢靡,导致国库空虚,却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初若不是商钟离坚持,恐怕庆国如今的兵力还要少许多。魏军这一次大举攻庆,其实商钟离的手中,还真没有太多的兵力可用……!”
宋世清倒有些好奇,问道:“侯爷,庆人虽然兵力大减,但是目前三大军团,二十多万人还是有的,比之魏军,似乎还要多啊,怎会无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