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道贺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红楼之天下为棋最新章节!
如果说贾母对贾玖上端荣长公主府的事儿不关心,那是假的。
贾母已经年迈,对于外面的很多事情已经非常迟钝,就跟这位端荣长公主一般,如果换了其他人家,也许在听到端荣长公主这个名头的时候,就会想起大齐跟狄人的恩恩怨怨,就会想起中原跟草原不死不休的血仇,就是看在端荣长公主是太上皇的亲闺女、太上皇对他还有几分歉疚的份儿上,不对他避之不及也会心存迟疑。
可是贾母就不一样,他看到了朝廷对端荣长公主的优待,就以为端荣长公主就跟嘉善长公主一样得上面两位君王的信任和宠爱,甚至看到端荣长公主得到的荣宠还在嘉善长公主之上,便觉得端荣长公主在皇家的地位就是不可能超过嘉善长公主也不会比嘉善长公主差。
抱着这样的想法,贾母才做主让贾玖去参加端荣长公主府上的,甚至贾玖提出让薛宝钗陪他去的时候,贾母也只略略犹豫了一下。
贾母希望贾玖能够借着端荣长公主的路子给家里弄点好处。不是贾赦贾琏两个,而是贾政贾元春这边。
在贾母的心中,自己的长子长孙既然是拿着性命去拼前程,那么家里面有人帮一把也是好的。自己大儿子这边剩下的都是两个小孩子,也只有二儿子这边起来了,才能够对大儿子这边搭把手。
这就是老人的心态。一会儿想着大儿子好。一会儿又想着二儿子好,这心思一天三遍,除非两个儿子都得到了非常体面又轻松的官位。否则他们的心就不会安生。
不,也许对于贾母来说,等他的两个儿子都有了好位置,他就会起别的想头也未知。
人心难测、欲壑难填,说的就是这个。
说实在的,贾玖带着薛宝钗出门之后,贾母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贾母心里很清楚。这个孙女儿看着是听话的,可实际上比自己的长子还难搞。如果是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他当然会做得尽善尽美,可要是他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别人偏要强压着他去做,哪怕这个人是自己,这丫头的亲祖母也一样。
还有那个大孙女儿。基本上就是一去无音讯的结果,贾母已经不敢对他抱有希望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贾母这一天都坐立不安,就是有薛姨妈陪着,又有贾宝玉史湘云探春和贾琮贾倩贾清等儿孙们在跟前奉承讨好,也不能让他开心颜。
至于薛姨妈,他也在担心呢,担心自己的女儿被人轻贱、担心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就是坐在贾母的身边也心不在焉的,又哪里能够尽心地讨好贾母、让贾母开怀呢?
至于尤氏和秦可卿。人家都是宁国府那边的人,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陪着贾母耍?一个月里抽个把时间出来也差不多了。
所以,最后还是贾母跟薛姨妈那么枯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有的没有的。
正在这百无聊赖之间,突然听见外面有人急匆匆地来报:“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的贾母薛姨妈等人并下面的丫头婆子们都面面相觑,不知是何消息,贾母一面叫人去后面找贾政,叫人在荣禧堂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只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轿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
那夏守忠至檐前方才下轿,满面笑容。抱着怀中的卷轴走至厅上,南面而立,慢慢地展开,道:“特旨:现有一等神威将军贾赦之女,温正恭良,珩璜有则,礼教夙娴,仁心向善,谦虚恭顺,堪为闺秀楷模,特加封二等县君,赐皇庄一座,食百户。钦此。”又与贾母道喜,说是嘉善长公主喜欢贾玖、把贾玖接过去了,等过两日再把人送回来,不会耽搁了府上的寒衣节云云。又有小内侍们抬上三只箱子,却是一套凤冠霞帔的朝服,一套大礼服,还有一套吉服。所有的配饰都一应俱全。
贾政原来以为是皇帝给自己升官的旨意呢,哪里想到居然是给自己的侄女儿的,当下就有些不自在起来。饶是他一贯是个厚脸皮的,在如此巨大的落差之下,还真亏了他能够继续端着。
倒是贾母的反应比贾政快很多,当下就让人给夏守忠送上了一份厚厚的茶钱。等送走了夏守忠,贾母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孙女儿到底是因为什么缘故得到这个册封的。
虽然这个猜想很不靠谱,但是贾母真心不希望是因为贾元春进宫所以皇帝才册封贾玖的。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贾家的女孩子以后就不用嫁了,直接出家比较好。
薛姨妈见贾母这副模样,口中便道:“老太太,您放心,说不定是长公主殿下看中了府上二姑娘,故而才有这么一道旨意呢。不是说端荣长公主的孩子也差不多年岁了么?”
贾母倒是巴不得是这么个理由,只是考虑到贾玖的年纪,加上贾玖又要参加大选,不好传出这样的传闻,只得道:“二丫头他还小呢。”
正在贾母胡思乱想间,却听见外面有人来说保龄侯夫人忠靖侯夫人妯娌两个前来道贺,贾母连忙叫人请进来。
互相厮见过,贾母打发小辈们去碧纱橱里玩,又让贾倩贾清两个带着贾琮去西套间里睡觉,这才对两个侄儿媳妇道:“说起来我这个老婆子还迷迷糊糊的呢。我们二丫头不过是去端荣长公主府上赴宴罢了,怎么冷不丁地来了敕封,叫我这个老婆子心里七上八下的。你们可是知道什么消息?”
保龄侯夫人笑道:“难道我们没有消息就不能来见姑母了么?”见贾母脸色变了。当即道:“其实我们知道得也不多,不过我们侯爷却是有幸伴驾,并且亲眼在端荣长公主府上见到了侄女儿。我们侯爷说。这是好事儿,请姑母放心。”
听侄儿媳妇说得这样含含糊糊的,贾母就更加不放心了,当下便道:“鼎儿也真是的,我可是他的亲姑母,就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多留心些又何妨?二丫头也是他的侄女儿。”
忠靖侯夫人便道:“老太太请放心。虽然有些话是我们侯爷私底下揣摩的,却也*不离十了。我们侯爷说。如今这京师里面的狄人蠢蠢欲动,甚至还有的人居然胆敢在圣上的眼皮子地下耀武扬威。可见是皮又痒了。偏生这两年我大齐连年闹灾,钱粮兵员皆是不足,竟然是腾不出手来教训他们。府上的侄女儿跟梁家小姐的这场较量看着是女孩子之间的嬉闹,实际上却是狠狠地震慑了那些狄人。对朝廷是一件好事儿。所以万岁不但册封了梁家小姐,还册封了府上的姑娘。”
贾母一听,连忙问道:“你说的梁家小姐该不会是梁丞相府上的姑娘吧?”
忠靖侯夫人道:“正是梁丞相的幼女。”
贾母哼了一声,道:“这个二丫头,真是你不懂事儿。怎么好端端的,竟然得罪起人家宰相家的小姐来?等他回来了,我一定要把他压去梁家好好地赔礼道歉。”
保龄侯夫人连忙道:“姑妈,若是您这样做,只怕难做的便是梁丞相了。姑妈。您也知道的,我娘家跟梁丞相的大儿媳妇有亲,日前接到端荣长公主府上的帖子的时候。听说梁丞相在自己的书房里面转悠了好些时候。如果不是梁姑娘跟父亲保证自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怕梁丞相还有得难受呢。”
贾母一听,不是跟梁丞相结仇,心中稍定,又听得跟端荣长公主有关,连忙问道:“怎么。端荣长公主有什么不对么?”
忠靖侯夫人连忙道:“老太太,您想。端荣长公主是和亲公主,还为狄人养了个儿子。有道是为母则强,那个做娘的不在意自己的孩子的?您就一定能保证端荣长公主的心是向着大齐的?那位可是有前科的。不止朝堂上的那些重臣们,如今连武将们也都是这么想的。如果家里真有这么个姑娘在端荣长公主的手里,只怕一家子老少爷们的前程也都砸进去了。所以接到贴子的人家,很少有人高高兴兴的去的。若不是这次府上的侄女儿跟梁家小姐的赌斗替他们解决了问题,这次各家都有事儿了呢。”
贾母一听,居然是这样的原因,不免有些着急:“那我们二丫头……”方才贾母还希望贾玖能够嫁给端荣长公主的儿子呢,这会儿倒希望贾玖跟端荣长公主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此时此刻贾母不觉有些后悔。
若是不让这个孙女儿去什么端荣长公主府上的簪花会就好了。
保龄侯夫人道:“老太太,您放心,毕竟侄女儿还小呢。八岁大的丫头,模样都没有张开,又要经过正经选秀之后才能够婚配,又有道门在后头给他撑腰,就是端荣长公主再笨,他也不敢找侄女儿的麻烦。”
贾母心中一跳,道:“怎么又跟道门扯上关系了?”
保龄侯夫人道:“怎么,老太太不知道?大家都说,侄女儿之所以能跟梁家小姐打平手,完全是因为学了道门的武学的关系。侄儿媳妇是没有亲眼见过,只是从下面带回来的消息上来看,据说侄女儿在这上头的天分惊人,就连国师都亲口说他要回去准备莲牒了呢。老太太,大喜呢。”
贾母一听,更加心塞了。
贾母只有三个亲孙女儿,探春就不用说了,婢生女,父亲的官位也低,根本就摸不到宫门。贾母如今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两个孙女儿而已。贾玖且不说,就说贾元春,贾母已经从好几个方面发现这个孙女儿的蠢笨,甚至可以说蠢笨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在这个孙女儿的身上继续投资,贾母自己都想摇头。
在贾母看来,除非贾元春生下了儿子,否则,他不会在贾元春身上花费更多。也就是说,当贾元春扮成薛宝钗的丫头离开贾家的时候。贾母就当这个孙女儿已经没有了。
贾母如今想投资的孙女儿就只有贾玖一个。
父亲有爵位、哥哥知道上进、本人也是个有城府有算计的。这样的孩子进了宫,才能够平平安安地活下来,才能够生下皇嗣。才有可能为贾家带来更大的荣耀。
可是现在突然有人跟贾母说,他的孙女儿被人截胡了,他的计划也泡汤了,贾母当然不自在。
薛姨妈很想问自己的女儿如何了,却不好直接开口,只得道:“国师看中了这府里的二姑娘?那可是大好事儿呢。若是国师真的收了二姑娘为徒,那岂不是说二姑娘能够进出宫廷了?若是二姑娘能跟宫里的贵人搭上关系。那府上大姑娘在宫里也多个臂膀。老太太,大喜啊。大姑娘的好消息用不了多久就能来了。”
贾母很不想提那个糟心的大孙女儿。又不好反驳薛姨妈的话,只得道:“谁知道呢?再看看罢。二丫头到底还小呢,也不知道国师会如何安排他。”至于大丫头,他都那么大的年纪了。我也不可能一辈子跟着他,更何况如今他有去了那么个所在。贾母很想把这句话也给吐出来,可是话到嘴边,贾母还是咽了回去。
这几日,贾母左思右想,越发觉得自己把大孙女儿给宠坏了。
别的不说,就跟这管家的事儿一样,之前他娘王夫人跌的跟头不厉害么?嫁妆名声可都是赔进去了,连儿子也搭了进去。换个人只怕牢牢地记着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犯的。可是贾元春不愧是那个女人的亲闺女,一点眼界都没有。本来这事儿张家两个媳妇都已经理顺了,只要他沾个名头就好了。他偏偏不这么做,还把月钱给放了出去。
自个儿的亲妈就是栽在这上头,他还就偏犯了一模一样的事儿。
等到了交账本的时候,又扣着被他截留的银子不放。如果不是二丫头知道轻重,把事情给压了下去,等外头知道了这事儿。无论王子腾有多大的能耐都不可能将这个孙女儿送进宫去。
贾母一想到贾元春就微微头疼。脑子不清楚还死要钱,根本就是嫌自己的命太长!贾母不觉得贾元春做了这些事情之后。贾玖还会帮他。尤其是那月钱的事儿,贾元春根本就是把贾玖往死里得罪!
死要钱遇上认死理,王见王!
贾母摇了摇头,道:“你们也知道的,我如今就这么一个孙女儿抵事儿,他又是老大家唯一的女娃子,如今老大那边的祭祀都靠他撑持着呢。要是他修了道,这家里的祭祀可怎么办?”
保龄侯夫人连忙道:“老太太,这您不用担心。就跟那位颜洌颜公子一样,人家也是道门中人,不也一样没有出家么?听说府上的侄女儿也是一样的安排。据说是因为侄女儿年纪还小,机缘未到,所以不必出家,也不必一定要去道观,只要随缘就好。”
贾母道:“若是如此便好。”迟疑了一下,贾母才道:“我们老大如今就剩下这么几个孩子,尤其是二丫头,老大盼了这么多年,就只盼来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值钱的。若是他出家了,等老大回来,还不知道怎么闹腾呢。”
保龄侯夫人笑道:“看老太太说的,难道大表哥还能跟老太太生气不成?”
贾母想到贾赦临走时的那段日子,摇摇头,道:“老大的脾气,可不是我这个老婆子说了算。老大是个孝顺的,这我知道,但是就是我也不比不上他那两个孩子。”
保龄侯夫人知道贾母是在说贾玖,可是他却故作不知,只当贾母说的是贾琏贾琮两个,当下便接口,道:“看姑妈说的,如今大表哥就剩下这么两个儿子,一个好容易长大了偏生在这婚姻之事上磋磨,这新媳妇还要拖几年才能进门呢。另外一个又小。事关香火宗祧,大表哥慎重些也是有的。”
贾母这才反应过来,道:“是啊,也亏了二丫头。我的年纪也大了照顾宝玉一个都有些吃不消,哪里照顾得了琮儿。如果不是二丫头事事上心,只怕琮哥儿也难长得这么白白胖胖的。”又问端荣长公主府上的簪花会细节。
保龄侯夫人跟忠靖侯夫人都道:“老太太,不怕您笑话,公主殿下的帖子送到我们家的时候,我们家正好为了几个孩子的事儿手忙脚乱呢,只好婉拒了公主殿下的好意。”
贾母连忙道:“要紧么?到底是什么事儿,让你们居然婉拒了端荣长公主殿下。”
保龄侯夫人道:“还能有什么事儿,不过是睡觉不老实得了风寒而已。说起来我就很想往他们屁股上狠狠地来两下。多大的人了,居然还踢被子!还有那几个丫头婆子,都是不中用的。如果不是发现得及时,只怕这两个孩子少不了受一番罪!”
贾母道:“孩子无事便好,无事便好。”(未完待续)
如果说贾母对贾玖上端荣长公主府的事儿不关心,那是假的。
贾母已经年迈,对于外面的很多事情已经非常迟钝,就跟这位端荣长公主一般,如果换了其他人家,也许在听到端荣长公主这个名头的时候,就会想起大齐跟狄人的恩恩怨怨,就会想起中原跟草原不死不休的血仇,就是看在端荣长公主是太上皇的亲闺女、太上皇对他还有几分歉疚的份儿上,不对他避之不及也会心存迟疑。
可是贾母就不一样,他看到了朝廷对端荣长公主的优待,就以为端荣长公主就跟嘉善长公主一样得上面两位君王的信任和宠爱,甚至看到端荣长公主得到的荣宠还在嘉善长公主之上,便觉得端荣长公主在皇家的地位就是不可能超过嘉善长公主也不会比嘉善长公主差。
抱着这样的想法,贾母才做主让贾玖去参加端荣长公主府上的,甚至贾玖提出让薛宝钗陪他去的时候,贾母也只略略犹豫了一下。
贾母希望贾玖能够借着端荣长公主的路子给家里弄点好处。不是贾赦贾琏两个,而是贾政贾元春这边。
在贾母的心中,自己的长子长孙既然是拿着性命去拼前程,那么家里面有人帮一把也是好的。自己大儿子这边剩下的都是两个小孩子,也只有二儿子这边起来了,才能够对大儿子这边搭把手。
这就是老人的心态。一会儿想着大儿子好。一会儿又想着二儿子好,这心思一天三遍,除非两个儿子都得到了非常体面又轻松的官位。否则他们的心就不会安生。
不,也许对于贾母来说,等他的两个儿子都有了好位置,他就会起别的想头也未知。
人心难测、欲壑难填,说的就是这个。
说实在的,贾玖带着薛宝钗出门之后,贾母这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贾母心里很清楚。这个孙女儿看着是听话的,可实际上比自己的长子还难搞。如果是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他当然会做得尽善尽美,可要是他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别人偏要强压着他去做,哪怕这个人是自己,这丫头的亲祖母也一样。
还有那个大孙女儿。基本上就是一去无音讯的结果,贾母已经不敢对他抱有希望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贾母这一天都坐立不安,就是有薛姨妈陪着,又有贾宝玉史湘云探春和贾琮贾倩贾清等儿孙们在跟前奉承讨好,也不能让他开心颜。
至于薛姨妈,他也在担心呢,担心自己的女儿被人轻贱、担心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就是坐在贾母的身边也心不在焉的,又哪里能够尽心地讨好贾母、让贾母开怀呢?
至于尤氏和秦可卿。人家都是宁国府那边的人,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陪着贾母耍?一个月里抽个把时间出来也差不多了。
所以,最后还是贾母跟薛姨妈那么枯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有的没有的。
正在这百无聊赖之间,突然听见外面有人急匆匆地来报:“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的贾母薛姨妈等人并下面的丫头婆子们都面面相觑,不知是何消息,贾母一面叫人去后面找贾政,叫人在荣禧堂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只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轿而至。前后左右又有许多内监跟从。
那夏守忠至檐前方才下轿,满面笑容。抱着怀中的卷轴走至厅上,南面而立,慢慢地展开,道:“特旨:现有一等神威将军贾赦之女,温正恭良,珩璜有则,礼教夙娴,仁心向善,谦虚恭顺,堪为闺秀楷模,特加封二等县君,赐皇庄一座,食百户。钦此。”又与贾母道喜,说是嘉善长公主喜欢贾玖、把贾玖接过去了,等过两日再把人送回来,不会耽搁了府上的寒衣节云云。又有小内侍们抬上三只箱子,却是一套凤冠霞帔的朝服,一套大礼服,还有一套吉服。所有的配饰都一应俱全。
贾政原来以为是皇帝给自己升官的旨意呢,哪里想到居然是给自己的侄女儿的,当下就有些不自在起来。饶是他一贯是个厚脸皮的,在如此巨大的落差之下,还真亏了他能够继续端着。
倒是贾母的反应比贾政快很多,当下就让人给夏守忠送上了一份厚厚的茶钱。等送走了夏守忠,贾母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孙女儿到底是因为什么缘故得到这个册封的。
虽然这个猜想很不靠谱,但是贾母真心不希望是因为贾元春进宫所以皇帝才册封贾玖的。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贾家的女孩子以后就不用嫁了,直接出家比较好。
薛姨妈见贾母这副模样,口中便道:“老太太,您放心,说不定是长公主殿下看中了府上二姑娘,故而才有这么一道旨意呢。不是说端荣长公主的孩子也差不多年岁了么?”
贾母倒是巴不得是这么个理由,只是考虑到贾玖的年纪,加上贾玖又要参加大选,不好传出这样的传闻,只得道:“二丫头他还小呢。”
正在贾母胡思乱想间,却听见外面有人来说保龄侯夫人忠靖侯夫人妯娌两个前来道贺,贾母连忙叫人请进来。
互相厮见过,贾母打发小辈们去碧纱橱里玩,又让贾倩贾清两个带着贾琮去西套间里睡觉,这才对两个侄儿媳妇道:“说起来我这个老婆子还迷迷糊糊的呢。我们二丫头不过是去端荣长公主府上赴宴罢了,怎么冷不丁地来了敕封,叫我这个老婆子心里七上八下的。你们可是知道什么消息?”
保龄侯夫人笑道:“难道我们没有消息就不能来见姑母了么?”见贾母脸色变了。当即道:“其实我们知道得也不多,不过我们侯爷却是有幸伴驾,并且亲眼在端荣长公主府上见到了侄女儿。我们侯爷说。这是好事儿,请姑母放心。”
听侄儿媳妇说得这样含含糊糊的,贾母就更加不放心了,当下便道:“鼎儿也真是的,我可是他的亲姑母,就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多留心些又何妨?二丫头也是他的侄女儿。”
忠靖侯夫人便道:“老太太请放心。虽然有些话是我们侯爷私底下揣摩的,却也*不离十了。我们侯爷说。如今这京师里面的狄人蠢蠢欲动,甚至还有的人居然胆敢在圣上的眼皮子地下耀武扬威。可见是皮又痒了。偏生这两年我大齐连年闹灾,钱粮兵员皆是不足,竟然是腾不出手来教训他们。府上的侄女儿跟梁家小姐的这场较量看着是女孩子之间的嬉闹,实际上却是狠狠地震慑了那些狄人。对朝廷是一件好事儿。所以万岁不但册封了梁家小姐,还册封了府上的姑娘。”
贾母一听,连忙问道:“你说的梁家小姐该不会是梁丞相府上的姑娘吧?”
忠靖侯夫人道:“正是梁丞相的幼女。”
贾母哼了一声,道:“这个二丫头,真是你不懂事儿。怎么好端端的,竟然得罪起人家宰相家的小姐来?等他回来了,我一定要把他压去梁家好好地赔礼道歉。”
保龄侯夫人连忙道:“姑妈,若是您这样做,只怕难做的便是梁丞相了。姑妈。您也知道的,我娘家跟梁丞相的大儿媳妇有亲,日前接到端荣长公主府上的帖子的时候。听说梁丞相在自己的书房里面转悠了好些时候。如果不是梁姑娘跟父亲保证自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怕梁丞相还有得难受呢。”
贾母一听,不是跟梁丞相结仇,心中稍定,又听得跟端荣长公主有关,连忙问道:“怎么。端荣长公主有什么不对么?”
忠靖侯夫人连忙道:“老太太,您想。端荣长公主是和亲公主,还为狄人养了个儿子。有道是为母则强,那个做娘的不在意自己的孩子的?您就一定能保证端荣长公主的心是向着大齐的?那位可是有前科的。不止朝堂上的那些重臣们,如今连武将们也都是这么想的。如果家里真有这么个姑娘在端荣长公主的手里,只怕一家子老少爷们的前程也都砸进去了。所以接到贴子的人家,很少有人高高兴兴的去的。若不是这次府上的侄女儿跟梁家小姐的赌斗替他们解决了问题,这次各家都有事儿了呢。”
贾母一听,居然是这样的原因,不免有些着急:“那我们二丫头……”方才贾母还希望贾玖能够嫁给端荣长公主的儿子呢,这会儿倒希望贾玖跟端荣长公主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此时此刻贾母不觉有些后悔。
若是不让这个孙女儿去什么端荣长公主府上的簪花会就好了。
保龄侯夫人道:“老太太,您放心,毕竟侄女儿还小呢。八岁大的丫头,模样都没有张开,又要经过正经选秀之后才能够婚配,又有道门在后头给他撑腰,就是端荣长公主再笨,他也不敢找侄女儿的麻烦。”
贾母心中一跳,道:“怎么又跟道门扯上关系了?”
保龄侯夫人道:“怎么,老太太不知道?大家都说,侄女儿之所以能跟梁家小姐打平手,完全是因为学了道门的武学的关系。侄儿媳妇是没有亲眼见过,只是从下面带回来的消息上来看,据说侄女儿在这上头的天分惊人,就连国师都亲口说他要回去准备莲牒了呢。老太太,大喜呢。”
贾母一听,更加心塞了。
贾母只有三个亲孙女儿,探春就不用说了,婢生女,父亲的官位也低,根本就摸不到宫门。贾母如今拿得出手的也只有两个孙女儿而已。贾玖且不说,就说贾元春,贾母已经从好几个方面发现这个孙女儿的蠢笨,甚至可以说蠢笨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在这个孙女儿的身上继续投资,贾母自己都想摇头。
在贾母看来,除非贾元春生下了儿子,否则,他不会在贾元春身上花费更多。也就是说,当贾元春扮成薛宝钗的丫头离开贾家的时候。贾母就当这个孙女儿已经没有了。
贾母如今想投资的孙女儿就只有贾玖一个。
父亲有爵位、哥哥知道上进、本人也是个有城府有算计的。这样的孩子进了宫,才能够平平安安地活下来,才能够生下皇嗣。才有可能为贾家带来更大的荣耀。
可是现在突然有人跟贾母说,他的孙女儿被人截胡了,他的计划也泡汤了,贾母当然不自在。
薛姨妈很想问自己的女儿如何了,却不好直接开口,只得道:“国师看中了这府里的二姑娘?那可是大好事儿呢。若是国师真的收了二姑娘为徒,那岂不是说二姑娘能够进出宫廷了?若是二姑娘能跟宫里的贵人搭上关系。那府上大姑娘在宫里也多个臂膀。老太太,大喜啊。大姑娘的好消息用不了多久就能来了。”
贾母很不想提那个糟心的大孙女儿。又不好反驳薛姨妈的话,只得道:“谁知道呢?再看看罢。二丫头到底还小呢,也不知道国师会如何安排他。”至于大丫头,他都那么大的年纪了。我也不可能一辈子跟着他,更何况如今他有去了那么个所在。贾母很想把这句话也给吐出来,可是话到嘴边,贾母还是咽了回去。
这几日,贾母左思右想,越发觉得自己把大孙女儿给宠坏了。
别的不说,就跟这管家的事儿一样,之前他娘王夫人跌的跟头不厉害么?嫁妆名声可都是赔进去了,连儿子也搭了进去。换个人只怕牢牢地记着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犯的。可是贾元春不愧是那个女人的亲闺女,一点眼界都没有。本来这事儿张家两个媳妇都已经理顺了,只要他沾个名头就好了。他偏偏不这么做,还把月钱给放了出去。
自个儿的亲妈就是栽在这上头,他还就偏犯了一模一样的事儿。
等到了交账本的时候,又扣着被他截留的银子不放。如果不是二丫头知道轻重,把事情给压了下去,等外头知道了这事儿。无论王子腾有多大的能耐都不可能将这个孙女儿送进宫去。
贾母一想到贾元春就微微头疼。脑子不清楚还死要钱,根本就是嫌自己的命太长!贾母不觉得贾元春做了这些事情之后。贾玖还会帮他。尤其是那月钱的事儿,贾元春根本就是把贾玖往死里得罪!
死要钱遇上认死理,王见王!
贾母摇了摇头,道:“你们也知道的,我如今就这么一个孙女儿抵事儿,他又是老大家唯一的女娃子,如今老大那边的祭祀都靠他撑持着呢。要是他修了道,这家里的祭祀可怎么办?”
保龄侯夫人连忙道:“老太太,这您不用担心。就跟那位颜洌颜公子一样,人家也是道门中人,不也一样没有出家么?听说府上的侄女儿也是一样的安排。据说是因为侄女儿年纪还小,机缘未到,所以不必出家,也不必一定要去道观,只要随缘就好。”
贾母道:“若是如此便好。”迟疑了一下,贾母才道:“我们老大如今就剩下这么几个孩子,尤其是二丫头,老大盼了这么多年,就只盼来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值钱的。若是他出家了,等老大回来,还不知道怎么闹腾呢。”
保龄侯夫人笑道:“看老太太说的,难道大表哥还能跟老太太生气不成?”
贾母想到贾赦临走时的那段日子,摇摇头,道:“老大的脾气,可不是我这个老婆子说了算。老大是个孝顺的,这我知道,但是就是我也不比不上他那两个孩子。”
保龄侯夫人知道贾母是在说贾玖,可是他却故作不知,只当贾母说的是贾琏贾琮两个,当下便接口,道:“看姑妈说的,如今大表哥就剩下这么两个儿子,一个好容易长大了偏生在这婚姻之事上磋磨,这新媳妇还要拖几年才能进门呢。另外一个又小。事关香火宗祧,大表哥慎重些也是有的。”
贾母这才反应过来,道:“是啊,也亏了二丫头。我的年纪也大了照顾宝玉一个都有些吃不消,哪里照顾得了琮儿。如果不是二丫头事事上心,只怕琮哥儿也难长得这么白白胖胖的。”又问端荣长公主府上的簪花会细节。
保龄侯夫人跟忠靖侯夫人都道:“老太太,不怕您笑话,公主殿下的帖子送到我们家的时候,我们家正好为了几个孩子的事儿手忙脚乱呢,只好婉拒了公主殿下的好意。”
贾母连忙道:“要紧么?到底是什么事儿,让你们居然婉拒了端荣长公主殿下。”
保龄侯夫人道:“还能有什么事儿,不过是睡觉不老实得了风寒而已。说起来我就很想往他们屁股上狠狠地来两下。多大的人了,居然还踢被子!还有那几个丫头婆子,都是不中用的。如果不是发现得及时,只怕这两个孩子少不了受一番罪!”
贾母道:“孩子无事便好,无事便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