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齐头并进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侯爷的旺夫娘子最新章节!
今年是宣统十二年,大梁朝的国都从金陵北迁至京师的第二年,金陵仍旧是大梁朝最重要的地方,但是西南、西北和北边仍旧有战事。
大梁朝刚在金陵建都的时候,除了开恩科考科举之外,还大量征兵,所有应征入伍的壮丁,朝廷会给家人一笔银子。
如果哪一天,朝廷派人送回来一个刻着名字的小木牌和一笔银子,意思就是不用等了,人回不来了,至于埋在哪儿没人知道。
她大舅到现在没有消息,可能就是个好消息,因为同去的几个同乡,木牌都被送回来了。得了抚恤银的几家现在也人丁兴旺,又添了好几个小子了。
那几家已经被转了军户,在子孙中再挑一个去参军,除了能领粮食以外,家里人种地,也可以不用交税。
但是一旦安了军户,除非是这一家人青壮年男丁死干净了,否则一旦有战事,必须应征入伍。就算是分了家之后,第二代人的子侄也需要顶上去。
这些都是听李秀才说的,也是殷清瑶第一次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以往她想办法打听,村里的人基本上只知道现在是大梁,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朝廷现在鼓励大家多种地,多生孩子。
好像哪一家有十个青壮年男丁,开垦荒地超过三百亩地,就能每月从朝廷领一笔银子,领多少也没人知道,因为到现在为止,村子里还没有哪一家够十个青壮年男丁的。
殷家就算人多了,但是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男丁也就才七个。而且他们家的男丁能干的没几个,到现在为止,一共才开垦了一百多亩地。
现在他们分出来了,殷家就又少了一个。
还有一种户籍可以不交税,那就是马户。朝廷在各地修建牧场,把马匹下放到各个村里,由里正选出来领养马匹的人家,也可凭自愿领养。
养马户除了要把马崽养大,还负责练马,让马能上战场,等马匹到了生育的年纪还得给马配种,繁衍小马崽。等小马崽儿断了奶,青壮年的马就要被征走,每隔三年对养马户进行一次评定,除非遇上天灾或者疫病,马匹受灾的情况由朝廷承担。
如果达不到要求,朝廷按照当地养马场统计的数据对养马户进行罚款。如果因为照养不当,造成马匹死亡或者残疾,或者马匹没有训好,要照钱赔出来。
总之条件很苛刻。
朝廷才刚颁布了这个政策,第一批马已经下放到北直隶地区,朝廷要在全国推行这个政策,很快就能轮到河南地区。
殷清瑶动了心思,她在部队里养过马,在新疆和蒙古地区,很多老乡家里就是用马当交通工具。
部队里也养马,毕竟要走进基层,走进人民群众,就要跟老乡有话题聊。
顺便又跟李秀才聊了聊新的农作物的事儿,让他下次去府城帮她打听打听。
李秀才并没有一点读书人的狂妄自大,听她一说也来了兴致。
“三人行必有吾师。”
这是他经常挂在自己嘴边的话,殷清瑶跟李秀才聊得很开心,李柔娘炒了两个菜,做了米饭,拿了两个酒杯,倒上两杯就把酒放起来了。
“今天是端午节,你还不让我喝点儿?以往我自己在家的时候想喝多少喝多少!”
李柔娘瞪了他一眼,知道他只是嘴上说说,逢年过节都不舍的喝,便把酒端过来,说道:“喝吧,我看着你,不能喝多。”
李秀才把自己面前的酒端了一杯放到殷清瑶面前,饶有兴致的说道:“来,清瑶喝一杯,端午节喝雄黄酒,去去邪气!”
李柔娘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气道:“清瑶才多大,你就让她喝酒?”
说着去夺他手里的酒杯,被李秀才躲过去了。
“你以为清瑶跟你一样啊?我们爷俩说话投机,再说了,就只喝一杯,没事儿!”
殷清瑶笑嘻嘻的接过酒杯,放到自己面前。
“外公,我们先吃饭,吃完饭再喝。”
李秀才抿了一口酒,叹道:“可惜里面泡了雄黄了,要不然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他是感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一个人太过孤寂,殷清瑶知道他不搬去府城是怕错过大舅的消息,毕竟当初报上去的地址就是西局村,只要他还活着,就得在这儿等着。
吃完饭,陪着他喝了两杯酒,李秀才从屋里拿出一个布包扔给李柔娘。
“没钱了吧,这是我这两年攒的。”见她一听说是钱就往回推,李秀才接着说道,“朝廷每月给我发一两银子,我自己种了地,还开了学堂,够养活我自己了,前些年发的少,这两年发的多点,我分了三份,你大哥的给他留着,老二的过年我捎过去了,亲手交给他媳妇儿了,这是给你的。”
“前些年你们没分家,在亲家手底下讨生活,我怕你花不到自己身上,就一直给你攒着,上次我去看你们,见老五对你们娘俩还行,没嫌弃你只生了个闺女,我才敢把这笔钱拿出来。”
“也不多,就只有七八两银子,你们想种地就种地,想干点什么也成。不过你们两口子太老实,这事儿得听清瑶的。具体干啥你们回去自己商量。”
李柔娘诧异的看着殷清瑶,不明白他爹怎么就这么看重清瑶,不过他爹看人很准,就跟当初劝她,说殷老五这个孩子还成,她那个婆婆不成,让她多长几个心眼,别太老实。
后来果然被欺负了。
她受了一肚子委屈,又不敢跟他说。
“爹……”
“行了,饭也吃了,我想睡会儿,你们赶紧走吧,山路不好走,身上揣着银子可小心些。”
李柔娘眼眶里打着转儿的泪珠落下来,李秀才赶人就是不想让她再哭一场。
“爹,那您睡吧,我们就先走了,有时间我再回来看您!”
从李秀才家里出来,李柔娘怀里揣着装银子的布袋子,感觉沉甸甸的,虽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他爹对她永远跟小时候一样好。
殷清瑶叹了口气,这个时代对女人太苛刻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没有婆家同意,连娘家都不能回。从小被捧在手心里的姑娘到了婆家,洗衣做饭、洒扫喂猪、下地干活,针线缝补,啥都得做,生不出来儿子还得被婆家嫌弃。
李柔娘好歹还是读过书的秀才千金,连她都被磋磨的不行,更别说那些不识字的姑娘了,要么足够泼辣再生了儿子才能在婆家站住脚,没有儿子底气不足,光泼辣也不管用,婆家一样可以将你扫地出门。
就连县衙当初也只传唤什么也不知道的殷巧手,而不是把林氏喊去当堂对质,更不用说传唤她这个苦主了。
要想改变自己的地位,还得有足够的权势。
“清瑶,你说这笔钱,咱们做什么?”
李柔娘揣着银子总觉得心里不安,殷清瑶心里也在想,她想做的事事情太多了,只有这点钱是不够的,她心里在规划着这笔钱该怎么用。
她想在搞种植的同时搞养殖,模仿现代的农家乐,山上种果树,果树下种药材,再在山上散养一些家禽,等以后发展起来了,再搞旅游。
但是这些投资大,短期内看不见回报。
要想做生意赚钱至少得去县城看看才能决定,在他们这穷乡僻壤,别说发展旅游了,百姓们穷得连鸡蛋都吃不起,她就算养了一山的鸡也卖不出去。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最踏实的就是多种几亩地,多收点粮食,老百姓手里可以没有没有银子,但是不能没有粮食。关键时候,粮食比银子有用。
“娘,你要是信得过我,这些银子就给我拿着,在我决定做什么之前,你先别跟爹说。”
李柔娘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跟殷老五说,但她就是觉得清瑶自从经了一次事儿之后心思深沉了许多,但到底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
她想也没想就把银子塞给她。
“那你你好好收着吧!”
殷清瑶没想到她真的一点不怀疑的把银子就给她,这种被人无条件信任的感觉真奇妙,她心里很暖,将银子收起来。
“娘你放心吧,我不会乱花的,将来咱家肯定会越过越好!”
李柔娘的心突然咯噔一下想起什么,叮嘱道:“你可千万不能跟你四伯学啊……”
殷清瑶一愣,想到她那个神神秘秘的四伯,突然眼前一亮。不过她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表面上仍旧淡定从容。
“放心吧,娘。”
走了一个多时辰山路,刚到家天上就下起雨来,殷老五淋着雨,一脸讪然的从外面进来,头发跟衣服都被雨淋湿了。
瞧着他的模样,李柔娘问道:“你怎么才回来,午饭吃了吗?”
殷老五抬头看着一脸关切的李柔娘,叹了口气说道:“还没呢,在老家看了一出闹剧。”
李柔娘赶紧将他让进来,准备好干净的衣服让他换上,去厨房把多出来的粽子给他拿出来让他当午饭。
殷清瑶迷迷糊糊的从被窝里爬起来,娘俩看着他,不用问他就把今天在老宅的遭遇全说出来了。
“我去的时候,二嫂刚煮出来一锅粽子,咱娘先端到祠堂里供了供祖先。家里孩子多,静娴跟乐皓都闹着要吃粽子,二嫂就提前把粽子分了。我瞧着没什么不对劲,结果三嫂一家三口的粽子里只有糯米,没有红枣,二嫂一家四口人,除了二嫂的粽子里面啥也没有之外,二哥跟两个孩子的粽子里都有蜜枣。”
“三嫂就闹,老六跟老七一向不在意这个,就把自己的给了三嫂家的俩孩子,结果,里面也是干干净净,三嫂的脸都黑了。”
“静娴的也有蜜枣,三嫂就说二嫂是看人下菜,就会做表面功夫。二嫂说娘给的钱不够,她买的蜜枣不多,不够一个里面放一个的,但是她给大家分粽子的时候真不知道哪个里面有,哪个里面没有。”
“三嫂不信,就把剩下的粽子一个一个检查,最后发现剩下的粽子里,绑绳子的方法不一样,当着咱爹娘的面,把咱爹娘的粽子拆开,两个里面都有蜜枣,剩下的所有粽子里,只有准备送去林叔家里的那个里面有蜜枣。”
“于是就吵起来了。爹嫌丢人,把他们骂了一顿,又把咱送去的粽子让老六跟老七送出去了。”
“今年包的粽子比往年少,不够送的,爹就发脾气。二嫂抱怨说娘给的钱不够,她买不了多少东西。娘就说以前都是给你十个钱,你能够用,她为什么就不够用?”
说到这儿,殷老五的语气一顿,才明白过来那时候李柔娘受的委屈,感情她们娘俩从来没吃过粽子,怪不得清瑶那时候总是捧起他丢下的粽子叶咽口水!
李柔娘听得一默,顿了顿才说道:“我嫁给你以后,娘每次都用这种手段,将我的嫁妆耗干净,以前跟你说过几次,你不信,我就没再说什么了。”
“我……”
殷老五想起来很多细节,以前他是真没发现,就想着靠自己的一把子力气多种点地,多收点粮食,妻女才能吃饱饭。没想到不管种多少地,妻女到端午节,连一个粽子都吃不上!
他是有多失职!
他红着眼看母女两人,发现她们都比自己冷静,因为受的委屈太多了,现在想起来都跟看别人的事儿一样。
以前他觉得自己没儿子,底气不足,所以才总是忍气吞声,要不是差点连女儿的命都没保住,他还不一定敢提出分家!
“爹,我跟娘吃过的苦不知道有多少,娘没跟你说,不代表她不委屈。”见他神情惭愧,殷清瑶劝道,“我们都是一家人,道歉的话就不用说了,以后我们一起好好奋斗,有肉吃肉,没肉喝汤,总归一个锅里吃饭,让你能看见我们吃什么,你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一个男人该有责任担当,但也不该把什么事情都扛在肩上,他们是一家人,要齐头并进,而不是一个人在前面跑,剩下两个人在后面拖着他的大腿。
殷老五点点头。
下一场雨,地里的庄稼就能好好的长了,地里的活暂时放下,第二天上午,殷老五打算去山上看看,长在山里的汉子大多都会打猎,刚下完雨,顺着地上的脚印,说不准能发现猎物的老窝!
活的猎物比死了的值钱。就拿兔子来说吧,下了套把兔子的皮毛弄坏了,卖的价钱就不高。
殷清瑶两只眼睛晶亮,李柔娘也提了篮子。
“我去山上采点蘑菇和野菜什么的。”
今年是宣统十二年,大梁朝的国都从金陵北迁至京师的第二年,金陵仍旧是大梁朝最重要的地方,但是西南、西北和北边仍旧有战事。
大梁朝刚在金陵建都的时候,除了开恩科考科举之外,还大量征兵,所有应征入伍的壮丁,朝廷会给家人一笔银子。
如果哪一天,朝廷派人送回来一个刻着名字的小木牌和一笔银子,意思就是不用等了,人回不来了,至于埋在哪儿没人知道。
她大舅到现在没有消息,可能就是个好消息,因为同去的几个同乡,木牌都被送回来了。得了抚恤银的几家现在也人丁兴旺,又添了好几个小子了。
那几家已经被转了军户,在子孙中再挑一个去参军,除了能领粮食以外,家里人种地,也可以不用交税。
但是一旦安了军户,除非是这一家人青壮年男丁死干净了,否则一旦有战事,必须应征入伍。就算是分了家之后,第二代人的子侄也需要顶上去。
这些都是听李秀才说的,也是殷清瑶第一次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以往她想办法打听,村里的人基本上只知道现在是大梁,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知道朝廷现在鼓励大家多种地,多生孩子。
好像哪一家有十个青壮年男丁,开垦荒地超过三百亩地,就能每月从朝廷领一笔银子,领多少也没人知道,因为到现在为止,村子里还没有哪一家够十个青壮年男丁的。
殷家就算人多了,但是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男丁也就才七个。而且他们家的男丁能干的没几个,到现在为止,一共才开垦了一百多亩地。
现在他们分出来了,殷家就又少了一个。
还有一种户籍可以不交税,那就是马户。朝廷在各地修建牧场,把马匹下放到各个村里,由里正选出来领养马匹的人家,也可凭自愿领养。
养马户除了要把马崽养大,还负责练马,让马能上战场,等马匹到了生育的年纪还得给马配种,繁衍小马崽。等小马崽儿断了奶,青壮年的马就要被征走,每隔三年对养马户进行一次评定,除非遇上天灾或者疫病,马匹受灾的情况由朝廷承担。
如果达不到要求,朝廷按照当地养马场统计的数据对养马户进行罚款。如果因为照养不当,造成马匹死亡或者残疾,或者马匹没有训好,要照钱赔出来。
总之条件很苛刻。
朝廷才刚颁布了这个政策,第一批马已经下放到北直隶地区,朝廷要在全国推行这个政策,很快就能轮到河南地区。
殷清瑶动了心思,她在部队里养过马,在新疆和蒙古地区,很多老乡家里就是用马当交通工具。
部队里也养马,毕竟要走进基层,走进人民群众,就要跟老乡有话题聊。
顺便又跟李秀才聊了聊新的农作物的事儿,让他下次去府城帮她打听打听。
李秀才并没有一点读书人的狂妄自大,听她一说也来了兴致。
“三人行必有吾师。”
这是他经常挂在自己嘴边的话,殷清瑶跟李秀才聊得很开心,李柔娘炒了两个菜,做了米饭,拿了两个酒杯,倒上两杯就把酒放起来了。
“今天是端午节,你还不让我喝点儿?以往我自己在家的时候想喝多少喝多少!”
李柔娘瞪了他一眼,知道他只是嘴上说说,逢年过节都不舍的喝,便把酒端过来,说道:“喝吧,我看着你,不能喝多。”
李秀才把自己面前的酒端了一杯放到殷清瑶面前,饶有兴致的说道:“来,清瑶喝一杯,端午节喝雄黄酒,去去邪气!”
李柔娘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气道:“清瑶才多大,你就让她喝酒?”
说着去夺他手里的酒杯,被李秀才躲过去了。
“你以为清瑶跟你一样啊?我们爷俩说话投机,再说了,就只喝一杯,没事儿!”
殷清瑶笑嘻嘻的接过酒杯,放到自己面前。
“外公,我们先吃饭,吃完饭再喝。”
李秀才抿了一口酒,叹道:“可惜里面泡了雄黄了,要不然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他是感叹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一个人太过孤寂,殷清瑶知道他不搬去府城是怕错过大舅的消息,毕竟当初报上去的地址就是西局村,只要他还活着,就得在这儿等着。
吃完饭,陪着他喝了两杯酒,李秀才从屋里拿出一个布包扔给李柔娘。
“没钱了吧,这是我这两年攒的。”见她一听说是钱就往回推,李秀才接着说道,“朝廷每月给我发一两银子,我自己种了地,还开了学堂,够养活我自己了,前些年发的少,这两年发的多点,我分了三份,你大哥的给他留着,老二的过年我捎过去了,亲手交给他媳妇儿了,这是给你的。”
“前些年你们没分家,在亲家手底下讨生活,我怕你花不到自己身上,就一直给你攒着,上次我去看你们,见老五对你们娘俩还行,没嫌弃你只生了个闺女,我才敢把这笔钱拿出来。”
“也不多,就只有七八两银子,你们想种地就种地,想干点什么也成。不过你们两口子太老实,这事儿得听清瑶的。具体干啥你们回去自己商量。”
李柔娘诧异的看着殷清瑶,不明白他爹怎么就这么看重清瑶,不过他爹看人很准,就跟当初劝她,说殷老五这个孩子还成,她那个婆婆不成,让她多长几个心眼,别太老实。
后来果然被欺负了。
她受了一肚子委屈,又不敢跟他说。
“爹……”
“行了,饭也吃了,我想睡会儿,你们赶紧走吧,山路不好走,身上揣着银子可小心些。”
李柔娘眼眶里打着转儿的泪珠落下来,李秀才赶人就是不想让她再哭一场。
“爹,那您睡吧,我们就先走了,有时间我再回来看您!”
从李秀才家里出来,李柔娘怀里揣着装银子的布袋子,感觉沉甸甸的,虽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他爹对她永远跟小时候一样好。
殷清瑶叹了口气,这个时代对女人太苛刻了,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没有婆家同意,连娘家都不能回。从小被捧在手心里的姑娘到了婆家,洗衣做饭、洒扫喂猪、下地干活,针线缝补,啥都得做,生不出来儿子还得被婆家嫌弃。
李柔娘好歹还是读过书的秀才千金,连她都被磋磨的不行,更别说那些不识字的姑娘了,要么足够泼辣再生了儿子才能在婆家站住脚,没有儿子底气不足,光泼辣也不管用,婆家一样可以将你扫地出门。
就连县衙当初也只传唤什么也不知道的殷巧手,而不是把林氏喊去当堂对质,更不用说传唤她这个苦主了。
要想改变自己的地位,还得有足够的权势。
“清瑶,你说这笔钱,咱们做什么?”
李柔娘揣着银子总觉得心里不安,殷清瑶心里也在想,她想做的事事情太多了,只有这点钱是不够的,她心里在规划着这笔钱该怎么用。
她想在搞种植的同时搞养殖,模仿现代的农家乐,山上种果树,果树下种药材,再在山上散养一些家禽,等以后发展起来了,再搞旅游。
但是这些投资大,短期内看不见回报。
要想做生意赚钱至少得去县城看看才能决定,在他们这穷乡僻壤,别说发展旅游了,百姓们穷得连鸡蛋都吃不起,她就算养了一山的鸡也卖不出去。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最踏实的就是多种几亩地,多收点粮食,老百姓手里可以没有没有银子,但是不能没有粮食。关键时候,粮食比银子有用。
“娘,你要是信得过我,这些银子就给我拿着,在我决定做什么之前,你先别跟爹说。”
李柔娘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跟殷老五说,但她就是觉得清瑶自从经了一次事儿之后心思深沉了许多,但到底是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
她想也没想就把银子塞给她。
“那你你好好收着吧!”
殷清瑶没想到她真的一点不怀疑的把银子就给她,这种被人无条件信任的感觉真奇妙,她心里很暖,将银子收起来。
“娘你放心吧,我不会乱花的,将来咱家肯定会越过越好!”
李柔娘的心突然咯噔一下想起什么,叮嘱道:“你可千万不能跟你四伯学啊……”
殷清瑶一愣,想到她那个神神秘秘的四伯,突然眼前一亮。不过她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表面上仍旧淡定从容。
“放心吧,娘。”
走了一个多时辰山路,刚到家天上就下起雨来,殷老五淋着雨,一脸讪然的从外面进来,头发跟衣服都被雨淋湿了。
瞧着他的模样,李柔娘问道:“你怎么才回来,午饭吃了吗?”
殷老五抬头看着一脸关切的李柔娘,叹了口气说道:“还没呢,在老家看了一出闹剧。”
李柔娘赶紧将他让进来,准备好干净的衣服让他换上,去厨房把多出来的粽子给他拿出来让他当午饭。
殷清瑶迷迷糊糊的从被窝里爬起来,娘俩看着他,不用问他就把今天在老宅的遭遇全说出来了。
“我去的时候,二嫂刚煮出来一锅粽子,咱娘先端到祠堂里供了供祖先。家里孩子多,静娴跟乐皓都闹着要吃粽子,二嫂就提前把粽子分了。我瞧着没什么不对劲,结果三嫂一家三口的粽子里只有糯米,没有红枣,二嫂一家四口人,除了二嫂的粽子里面啥也没有之外,二哥跟两个孩子的粽子里都有蜜枣。”
“三嫂就闹,老六跟老七一向不在意这个,就把自己的给了三嫂家的俩孩子,结果,里面也是干干净净,三嫂的脸都黑了。”
“静娴的也有蜜枣,三嫂就说二嫂是看人下菜,就会做表面功夫。二嫂说娘给的钱不够,她买的蜜枣不多,不够一个里面放一个的,但是她给大家分粽子的时候真不知道哪个里面有,哪个里面没有。”
“三嫂不信,就把剩下的粽子一个一个检查,最后发现剩下的粽子里,绑绳子的方法不一样,当着咱爹娘的面,把咱爹娘的粽子拆开,两个里面都有蜜枣,剩下的所有粽子里,只有准备送去林叔家里的那个里面有蜜枣。”
“于是就吵起来了。爹嫌丢人,把他们骂了一顿,又把咱送去的粽子让老六跟老七送出去了。”
“今年包的粽子比往年少,不够送的,爹就发脾气。二嫂抱怨说娘给的钱不够,她买不了多少东西。娘就说以前都是给你十个钱,你能够用,她为什么就不够用?”
说到这儿,殷老五的语气一顿,才明白过来那时候李柔娘受的委屈,感情她们娘俩从来没吃过粽子,怪不得清瑶那时候总是捧起他丢下的粽子叶咽口水!
李柔娘听得一默,顿了顿才说道:“我嫁给你以后,娘每次都用这种手段,将我的嫁妆耗干净,以前跟你说过几次,你不信,我就没再说什么了。”
“我……”
殷老五想起来很多细节,以前他是真没发现,就想着靠自己的一把子力气多种点地,多收点粮食,妻女才能吃饱饭。没想到不管种多少地,妻女到端午节,连一个粽子都吃不上!
他是有多失职!
他红着眼看母女两人,发现她们都比自己冷静,因为受的委屈太多了,现在想起来都跟看别人的事儿一样。
以前他觉得自己没儿子,底气不足,所以才总是忍气吞声,要不是差点连女儿的命都没保住,他还不一定敢提出分家!
“爹,我跟娘吃过的苦不知道有多少,娘没跟你说,不代表她不委屈。”见他神情惭愧,殷清瑶劝道,“我们都是一家人,道歉的话就不用说了,以后我们一起好好奋斗,有肉吃肉,没肉喝汤,总归一个锅里吃饭,让你能看见我们吃什么,你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一个男人该有责任担当,但也不该把什么事情都扛在肩上,他们是一家人,要齐头并进,而不是一个人在前面跑,剩下两个人在后面拖着他的大腿。
殷老五点点头。
下一场雨,地里的庄稼就能好好的长了,地里的活暂时放下,第二天上午,殷老五打算去山上看看,长在山里的汉子大多都会打猎,刚下完雨,顺着地上的脚印,说不准能发现猎物的老窝!
活的猎物比死了的值钱。就拿兔子来说吧,下了套把兔子的皮毛弄坏了,卖的价钱就不高。
殷清瑶两只眼睛晶亮,李柔娘也提了篮子。
“我去山上采点蘑菇和野菜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