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蒙山军 > 第十一节插曲和演变

第十一节插曲和演变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蒙山军最新章节!

    俄国在短短十余天内便终结了帝制。这个结果令所有人目瞪口呆,包括德国和奥匈帝国。说实话,没有人可以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做好合理应对局势的准备,连早已布局俄国的中国人也一样。当俄皇,不,现在应当说是前皇帝了,的专列驶入文尼察,负责执行俄国战略的最高前敌指挥官王明远上将尚在卢布林,接到联勤司令部的电报,王明远严令封锁消息并且切实保护好这位在莫名其妙的一场政变中失去了皇位的尼古拉先生的安全。

    王明远给返回前线的石大寿和熊勋两位集团军司令拍发了密电要他们提高警惕,严密监视当面德军。又给程建国少将发出了加强空中侦察的指示。王明远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随着彼得堡事变的发生,俄军本来就低迷的士气将更趋恶化,德国人利用这个机会来一次进攻是完全可能的。

    但王明远毕竟不是俄国人。他猜不透俄军如此多的高级将领为何都齐刷刷地背叛了沙皇。其实,除却尼古拉二世失去军心民心这个老话题外,根本的一条是士兵厌战情绪日浓,早就不想将战争进行下去了。但高级将领们却希望战争继续进行直到胜利,因为牵连着他们的功名利禄。所以,胁迫沙皇退位是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的,让士兵们的怨恨发到沙皇头上,反而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当沙皇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轰然倒塌。前线部队一片欢腾,士气反而提升了。

    王明远对德军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策划并实施一场大的进攻战役绝非一件易事,总有诸多的蛛丝马迹暴露出来。罗曼诺夫王朝的垮台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德国人措手不及的程度。按照正常程序,德国高层必须对此事件作出评估,然后才能针对性地拟定军事和政治方略。转入前线具体的行动,至少要经过一两个月。

    的确,德国在获悉彼得堡事变后立即进行了研究。立即采取的行动不是军事方面的,而是将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人“放”回了俄国。这个人是被沙皇驱逐在外的反对党领袖,是社会工党在分裂后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派别的精神教父。早在去年。鲁登道夫就意识到了此人的价值。认为既然在军事上很难打垮幅员辽阔的俄国,那么从内部搞垮它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自1905年以来,俄国出现了上百个政党,乱哄哄地整日争吵不休。这是从**到宪政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鲁登道夫还算是个人才。认定在理论上很有一套的乌里扬诺夫先生如果回到俄国是可以掀起一番风浪的。于是派人联络了寓居瑞士专门著述但仍指导着其党派行动的乌里扬诺夫,表示愿意支持其回国从事反对沙皇的斗争,条件是如果取得成功。应当和德国终结战争签订和平条约。但乌里扬诺夫没有答应,可能顾及一旦受敌国援助的消息传出,对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当时的情况也谈不到成功。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或者在国外读书,或者在西伯利亚钓鱼伐木,党派基本成了地下党,当时的情况就像一只蚂蚁在思考如何一头大象。而鲁登道夫也没有很在意这件事,不过是随手下的一着闲棋冷子罢了。但这次不同了,当德国人再次联系乌里扬诺夫并安排他通过德国转经瑞典芬兰回国时,这位先生立即答应了。这些事情都是秘密进行的,直到乌里扬诺夫先生在四月份回到彼得堡并开始工作后,有关他回国受到了德国人帮助的消息才开始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当有关乌里扬诺夫先生受到德国帮助的消息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德国很严厉地追查了泄密,他们总以为在他们这边出了问题,因为从情理上讲,乌里扬诺夫先生本人是绝不会说出去的。但德国人最终并未找到自己一方泄密的源头。

    乌里扬诺夫秘密回国对于彼得堡还不是什么大事件。至少比起沙皇失踪的消息是远远不如的。可是,除了一些保皇党,沙皇并未到莫吉廖夫而是跑到了乌克兰的消息并未引起彼得堡的警惕。彼得堡的政治家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瓜分胜利果实。在他们看来,沙皇已经无足轻重了。他们现在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军队是一方面,政府的组建是更为迫切的问题。

    3月份后,彼得堡出现了两个中心,即杜马为主组成的杜马临时委员会和苏维埃。前者代表了“有资格”阶层和全国的利益,得到了军队谨慎的拥护,而后者则代表了工人、农民及下层士兵的利益。但组成苏维埃的主要是孟什维克派,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成了两个越来越尖锐对立的派别,孟什维克派在1905年革命之后便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理论,既然革命的任务是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开辟道路,那么就应当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并掌握政权。社会主义政党将实行对资产阶级政府施加压力的政策,以争取实现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逐步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所以,在“二月”革命中,孟什维克实践了自己的理论。所以,在组建临时政府的问题上并未发生严重的对立。在3月3日,苏维埃和杜马临时委员会的谈判通过了临时委员会提出的临时政府组成名单,并达成了妥协性纲领的八点内容:立即赦免政治犯,实行言论、出版、结社、集会和罢工的自由,取消阶级、等级和民族的限制,立即准备根据普遍、平等、直接、秘密原则选举并召开立宪会议,以隶属于地方自治机关的民警取代旧警察,选举地方自治机关。不解除参加革命的部队的武装也不将他们调离首都,士兵享有一切公民权利。这个纲领应当说是一个把俄国引向宪政的纲领,以至于在一个月后回国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承认,俄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制度上赶上了先进国家。

    令人惊异的是,二月革命是在彼得堡爆发的,辽阔的俄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并未波及,但却平静地接受了彼得堡的事变结果。

    政权结构要等全国性选举结束后确定,目前彼得堡各派势力妥协后推出的临时政府负责人正是年轻的克伦斯基,他的身份是临时政府总理。对于中英法三国高度关注的战争问题,克伦斯基答复说临时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将战争进行下去。直到胜利为止。但克伦斯基要求盟国给予更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协约国迅速做出了反应。分配了各自的任务,英法两国将承销俄国高达1亿美元的战争债券以表示对俄国临时政府的支持。要求中国继续扩大远征军的规模使其达到五十个师以稳定俄国战线并向俄国出口可能的一切紧缺物资。由于德国潜艇的肆虐,协约国援助俄国的路线将主要通过中国。

    3月19日,陆征祥大使向克伦斯基总理转交了龙谦总统的一份私人信件。在信中龙谦承诺将全力支持克伦斯基的新政府。希望中俄两国在反对共同的敌人中加强合作。缔结崭新的友谊。但另一方面,龙谦却密令远征军保护尼古拉二世的安全,并且责成王明远努力促成尼古拉二世前往中国“政治避难”。尼古拉二世在阿尔杰米耶夫将军的劝说下终于答应前往远东。但因顾虑彼得堡的亲人仍未动身。

    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在密切关注着俄国局势的演变,包括至今仍置身局外的美国。俄国巨变牵连的不光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连资本家都牵连进去了。在纽约,摩根财团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转换,当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并且宣告将继续履行协约国义务的消息传来,其掌门人亲自跑到华美机械公司总部拜会了董事长大卫.狄文和总裁刘晓琦,向他们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且在华美机械一口气签署了价值6800万美元的合同。这份合同已经搁置了很久了,涉及铁路机械和轧钢等六七个单项合同,均是中国急切需要的设备和技术。摩根财团一直拒绝华美的合作。但此刻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并且在第二天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宣布摩根财团将向华美机械注资4000万美元换取华美机械16.5%的股份。这个消息一出,立使华美公司股票在数日内上涨了12%。摩根是和洛克菲勒齐名的一流财团,是华尔街的霸主。为何钟情于一个有中国背景的公司,成为了纽约乃至全美国经济界的大新闻。这条新闻背后一定有着值得挖掘的大秘密,终于,在无孔不入的记者们的穷追下,一条条极具价值的新闻被披露出来,根由主要是摩根财团没有跟风抛售俄国的国债,而是以低价在债券市场吸纳了大批俄国战争债券——当彼得堡事变传来,俄国国债立时成为了一张废纸,特别是洛克菲勒财团抛售巨额俄国战争债券的打压下,那些购买了俄国债券的公司和个人争相抛售,摩根财团却逆流而上。没几天,临时政府关于忠实履行协约国义务的正式公告使得俄国债券迅速反弹,让摩根财团狠狠地发了一笔财。而促使摩根做出这一决策的正是华美机械。

    这条带有政治色彩的金融界新闻很快就被美国对德宣战所冲淡。当然,美国政府的宣战决定更加促使了协约国在美发行的战争债券的上涨。美国人坚信德国人完蛋了。从1916年初,有关政府将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消息不断,但议会中反战势力很强,孤立主义仍是主流,使得决心站在协约国一方捞取战争红利的威尔逊政府始终通不过国会那一关。而且,威尔逊当时身处一场不知输赢的总统大选中,公然将美国拉入一场血流成河的大战并不符合大多数美国人的心态。所以,立场早已站在协约一方的威尔逊不惜以重大经济利益的输送诱使中国对德宣战并且派遣军队直接援助俄国。

    1916年10月。就在德国刚取得罗马尼亚的速胜,中国人尚未发起他们令人惊叹的反击时,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即向美国及欧洲未卷入大战的中立国发出了和平谈判结束战争的建议。德国冷静分析了战争局势,认为在凡尔登战役失败后取胜的希望已极其渺茫了,还不如就此寻找终结战争的途径呢。反正德国光在西欧就占领了约16000平方英里的领土,将法国大半的矿产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但德国人的建议被这些中立国所拒绝,而且还遭到了协约国的讥笑,当时仍自信满满的尼古拉二世甚至说这是德国绝望的证据。1917年,威尔逊总统连任了,他的竞选口号是“他是一个能让我们远离战争的人”。实际上。威尔逊渴望成为世界的调停人。他在连任后发出一个外教照会,建议召开一个国际和平会议。为了形成讨论的基础,他请交战国说明战争的理由——解释清楚为什么打仗。这是做不到的,首先中国和日本就无法说明这个问题。

    德国倒是做出了反应。他们愿意谈判终止战争并且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以防止战争。但德国却提出了战争赔偿的问题。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推到了英法俄头上。协约国叫嚣重组欧洲才是战争的根源,他们不仅要德国归还阿尔萨斯和洛林,而且还要肢解奥匈和奥斯曼帝国。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而协约国则指出德国及其帮凶才是导致战争爆发的罪魁祸首。实现和平的前提是德国撤出比利时和法国,而且应当恢复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原状。

    双方的立场相距甚远。于是,威尔逊的建议成了一纸空文。

    于是,双方的注意力仍转到了战争上了。德**事力量的最高决策权现在是鲁登道夫掌控着,他对东线和西线的局势都不满意,由于中国人的参加,罗马尼亚得而复失,波兰战役也未取得预想的结果。而西线更糟糕,鲁登道夫尖锐批评早已下台的法金汉为了固守一些不重要的阵地,过多地损失了德国人宝贵的生命。他指示总参谋部寻找新的作战方法,核心是两个,第一是找到代价较低的防御方式,第二是努力将战场推到敌占区。于是,长期困扰德国的潜艇战再次浮出水面。

    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各交战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法国虽然失去了北部大片的领土,但国民的生活水平却基本没有降低,物价上涨的极其有限,奶酪和黄油敞开供应着。其原因主要是法国的海上航路一直畅通无阻,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可以自由进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法国港口,给法国人带来他们所需的一切物资。而且,为了避免民众的抗议,法国政府一直将食品进口置于最优先的地步。

    英国的情况不如法国。由于德国潜艇的打击,在1916年,英国已经出现了食品危机,乔治.劳合的新政府尝试实行食品配给但失败了。由于大批医生被征召入伍去了法国,肺结核死亡率上升了25%,婴儿的死亡率也提升了。

    俄国的情况就更差了。这方面已有很多的介绍,就不赘述了。俄国本来不缺粮食,资源之丰富更是令人羡慕。但他们糟糕的运输系统使得大城市的粮食供应极度紧张,其他物资的供应和调配也一样。这是爆发彼得堡事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德国和奥匈的情况也很糟糕。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物资短缺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短缺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导致大批的牲畜被杀,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由于大批农民被征入伍,德国和奥地利的谷物产量在1914年至1917年下降了一半,为了保证军队的供应,必须牺牲平民了。柏林的食品价格比战争前上涨了130%,而且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但即使是在军工厂(政府重点保证的部门)的工人,战争爆发以来的工资仅上涨了78%。各种投机和囤积物资的行为大量涌现,导致了人民对政府的怨恨进一步增加。虽然局势远比俄国正常,还谈不到爆发革命的危险。但这种苗头已经出现了。

    日本是最早加入战争的国家。他们除了用他们强大的海军从德国人手里抢到了太平洋一些重要的岛屿外一无所获。他们在山东遭到了严重的失败,陆军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也无意将部队投放到欧洲。在中国加入欧战后,协约国已经不需要日本了,因为中国完全可以代替日本的作用。

    如果说有发了战争财的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就是中国了。美国不必说了,从战争开始,英法的订单就雪片般地飞来。英国这个老牌的世界第一几百年来积蓄的财富正飞速流向了美国,让美国人感觉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中国的情况虽然比不上美国,但却表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大战爆发后。出口即激增。给南方数省带来了一片繁荣。随着波士顿协议的签署,外资大量涌入中国,到处是新建设的工厂,到处在修路。一个新的工业化浪潮正在中国涌现。农民大批涌入城市。进入了各色各类的工厂。因政府强力推行新的土地税和土地流转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很多,随着交通问题的明显改善。中国终于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并可以出口了。以北京为例,城市建设随着欧战爆发与日俱新,失业人口彻底消除,城市人口至少增加了40万,物价平稳,供应日益繁荣,电器化正在普及,在市区,基本告别了油灯照明的历史,居民电话突破了3000门。公共汽车路线基本形成了网络,使得在1917年初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年轻学者胡适撰文说,北京正在飞速向世界一流城市迈进,只要用心,几乎每天都可以发现这个古都的变化。

    回到正题吧。在和平无望后,德国只剩了军事解决一条路了。1917年1月9日,在波兰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柏林召开了一次关于潜艇战的绝密会议,德皇威廉也参加了。海军总参谋长霍尔岑多夫将军提出了一个计划,只要取消对潜艇的限制(即实行无限制的潜艇战),最多六个月即可让英国屈服!

    无限制潜艇战会受到中立国特别是美国的强烈反对。德国的军政领袖们对此一清二楚。但鲁登道夫却支持海军的意见,认为这是取胜战争的唯一方法,“要让英国人尝到挨饿的滋味,他们的忍耐力绝对不如德国”。

    于是,无限制潜艇战开始了。1月份,德国潜艇的成绩单是30万吨。其中没有一艘是美国船只,尽管美国人肆无忌惮地将粮食、钢铁、石油等运往了英国。2月份,这个数字即翻了一番,潜艇部队击沉了50余万吨物资。其中美国的两艘货轮被击沉。到了3月份,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9万吨。德国的军事领袖们醉心于无限制潜艇战带来的战果,屈指计算着英国的承受能力,但他们却低估了大洋彼岸一个庞然大物的存在,那就是美国。如果认为兴登堡鲁登道夫等人完全忽略掉美国,那是对德国一流军事家的侮辱。德国人当然估计到了美国的反应,他们也明白美国已雄踞世界第一的工业实力。但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的,鲁登道夫估算,即便美国因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而加入协约一方,从宣战之日到派遣第一支部队登陆欧洲,至少需要六个月。而鲁登道夫认为,在俄国发生内乱,东线局势已经大为缓和的前提下,德国在死死扼住英国海上交通线并加强西线力量后,六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英法屈服了。

    如果历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犯的错误,没有比贸然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更为严重的了。当然,即使没有无限制潜艇战,美国也会找到别的借口,但威尔逊总统将美国带入战争确实要困难的多,而且时间一定往后推了。另外,德国人没有抓住俄国巨变带来的机遇也是不可饶恕的。后人评价历史总是难以体会当事人的困难,说难行易就是这个道理。

    无限制潜艇战说服了美国反战的议员们。德国人不加限制地封锁大西洋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美国大资本家们的利益。终于,美国人在4月初向德国宣战了。(未完待续。。)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穿成五个反派的后娘鬼王的金牌宠妃独家占有庆余年陆少的挚爱迷局小说章节目录王牌绝宠:总裁晚上见娇养小贵妃华胥引天唐锦绣

蒙山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黑岩网只为原作者wanglong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wanglong并收藏蒙山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