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糜汉 > 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

第六百七十七章 莅临京口 孙权反击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糜汉最新章节!

    相较于曹叡奉命于危难之间的仓皇迁都,孙权近来的日子却较为舒心不少。

    尽管在诸葛亮的筹谋下,引得东吴重臣张昭与孙权几近于决裂,更引得东吴内部的政治矛盾在暗中激化中。

    但孙权是自信的。

    年近五旬的他,经过数十年的风雨执政,早不再是建安五年那位稚嫩的少年郎。

    孙权相信以他多年掌控政局的能力,张昭之流最后定然不能成事,东吴内部的政治矛盾,也会被他渐渐润物细无声的化解掉。

    在这种笃定之下,完成毕生梦想登上帝位的孙权,心中颇有舒适之感,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了。

    而更让孙权感到舒心的事,也在即将迈入二月的这一日,送到了建邺城中的孙权手中。

    望着手中那封内容确凿无疑的情报,孙权在惊喜之余,心中还陡然浮现了许多异样的情绪。

    刘备竟然死了?

    刘备终于死了!

    似这等可以大大提振东吴人心的事,负责掌管东吴情报的是仪实在没必要去隐瞒。

    因此在这个惊人消息刚刚到达建邺的时候,刘备崩逝的消息就在是仪的运作下,一瞬间传遍了整座建邺城。

    是仪料想的没错,当建邺城内的公卿大臣,世家名流得知这个消息后,无一不奔走相告,相拜而庆。

    只是对于这一现象,是仪却并不感到满足,他真正想看到的是孙权的狂喜之态。

    但很明显,孙权的反应让是仪有些失望了。

    孙权当下的脸色虽说有着欣喜,可却显得有些克制,与他期待中的狂喜相差甚远。

    是仪对孙权的这种反应,表示出深深的不解,按照常理来说,孙权的反应不应该是这样的。

    与张昭同为淮北重臣的是仪,见一时摸不透孙权的心思,他只能有些惊慌地垂下了头。

    是仪的反应,被坐在御座上的孙权,清晰地捕捉进眼神中。是仪在担心什么,以孙权的心智不难看穿,但他却没有第一时间出言安抚是仪。

    孙权的沉默没有持续多久,陡然间孙权的声音在大殿内清晰地响起:「子羽,随朕一起出去走一走吧。」

    「带上晋王。」

    之前在张昭的激烈抗争下,孙权为了稳定住东吴的局势,没有一意孤行的封孙虑为太子,不过为了体现孙虑在他心中的特殊性,孙权还是赐封孙虑为名号尊贵的晋王。

    是仪不知道孙权为何会突然有此想法,但面对孙权的要求,是仪自是不敢有半点异议。

    微微躬身后,是仪便朝外走去,不久后安排好一切的是仪,再次进入殿内,将孙权迎至了皇宫外的车驾上。

    因为看出孙权这次外出不想惊动太多人,故而是仪只是安排了一队精甲卫士随从。

    在精甲卫士的护送下,华美的车辇在迎到他的主人后,便徐徐朝着建邺城外走去。

    孙权一开始并未告知是仪,他这番出游的目的地在于何处,但很快在孙权的亲声吩咐下,是仪知道了孙权的目的地在何方——正是毗邻建邺城的京口。

    京口是长江沿岸的一大重镇,由于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当年孙权在此布置重兵,最主要的目的为了就是让京口起到拱卫建邺的作用。

    身为孙权的近臣,是仪当然知道京口对东吴的战略重要性,可是仪却不知道,孙权今日为何会突然想巡游至京口。

    莫不是孙权感到刘备死后糜旸大权在握,将会悍然发动对东吴的灭国之战,从而想着巡视一下京口边防,好让自身安心?

    也许这种想法有些小觑孙权,只是以孙权之前对糜旸的表现,是仪不得不往这方面想。

    在心中想法翻滚的时候,是仪引领着车队渐渐来到了京口城外。京口虽名义上是一座城,但实际上更像是一座大型的军营。

    在察觉到到达京口后,孙权便示意车队停下脚步,待车驾停稳之时,孙权抱着孙虑从车驾上缓缓走下。

    原本是仪以为,孙权前进的方向会是京口大营,可让是仪更加不解的是,孙权带着孙虑正朝着京口大营外的一处高坡走去。

    是仪忽略了一点,京口不仅是东吴的军事重镇,他在孙权的心中还有着另外一层意义。

    建安十四年,借着赤壁大胜的甜蜜期,刘备应孙权之邀,由荆州来至江东与孙权相会。

    而那一次,这两位天下双雄会面的地点,正是这京口城外。

    每朝着高坡前进一步,孙权的心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便会浓郁上一分。

    扪心自问,孙权难道不希望刘备死吗?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刘备的崩逝,代表着孙权今后将会少却一个强力的敌人,这无论在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令孙权可以谢天谢地的消息。

    只是在那顺其自然的欣喜之下,孙权的心中还不时腾跃着一些唏嘘与惆怅。

    多年来,他与刘备是亲戚,是盟友,最后更成为了不死不休的敌人,这样的关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复杂。

    于这复杂的关系之下,孙权心中对刘备不都是忌惮与仇视。

    尽管不想宣之于口,但孙权自己知道,他对刘备心中是有着敬佩的情绪的,或者说是,属于亦敌亦友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

    在高坡上的一处巨石站定后,孙权望着巨石上的剑痕,思绪不由得回复到了当年当日。

    那一日阳光明媚,刘备与孙权头上的白发尚没有那么多,加上由于赤壁大胜带来的亢奋,孙权与刘备二人,他们的神色显得格外的飞扬。

    那一刻,刘备与孙权相互把酒言欢,商定姻亲盟约,想着合力一同匡扶这丧乱的世道。

    也许那时的二人势力,都不及当下强大,可那时候以二人的心气,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梦想很可能会实现。

    在心绪激扬之时,刘备与孙权共同抽出随身宝剑,于身前的这块巨石上留下了狰鸣的锋芒。

    英雄之气,孙权亦是有过的。

    可随着时局的发展,不知怎么的,刘备与孙权之间的裂痕必然性的从无到有,及至到最后的不可修复。

    时移世易,物是人非,今日再重新站在这块布满剑痕的巨石前,孙权不受控制的发出了一声轻叹。

    孙权叹的是刘备的崩逝,但他何尝又不是再叹,当年敢拔剑问天的自己的离去呢?

    其实多年以来,孙权对刘备一直有一种嫉恨的情绪。

    孙权是在嫉恨,为何刘备能够一直坚守本心,而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况下,刘备又为何能开创出这等偌大的基业。

    「玄德,难道你真的是对的吗?」

    想起往日种种,孙权不由得喃喃自语,而孙权这时对刘备用的是敬称。

    可在喃喃自语后,孙权又幡然挣扎,顺势而为,这又能完全怪自己吗?

    复杂的情绪在孙权的心中愈涌愈烈,而随着一骑飞骑从远到近的急报,孙权内心复杂的情绪再添一抹悲伤。

    「禀报陛下,刘夫人听闻刘备逝世的消息后,一时悲愤,竟投江自尽!」

    信使胆战心惊的跪地向孙权禀报了这个惊人消息。

    还未等孙权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何反应,一旁的是仪与孙虑先是脸色大变。

    在东吴被称为刘夫人的只有一人,那人便是早年被孙权嫁于刘备的亲妹孙尚香。

    身为孙权的嫡亲妹妹,孙尚香在东吴的地位不言而喻,更何况当年她嫁予刘备,本就带着强烈的政治意图——当年要不是赵云与张飞阻拦,孙尚香是完全可以将刘备的命脉刘禅带回江东的。

    正因为如此,是仪与孙虑在初听闻这个消息后,脸上的惊色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而相比于孙虑在惊诧之后的悲伤,是仪则是心中充满了畏惧。

    真要论起来的话,孙尚香今日的投河,好像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在是仪畏惧,孙虑悲伤的时候,孙权亦刚刚从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中转醒过来。

    当年他不惜忤逆母亲,做主将孙尚香嫁予刘备,明面上为的是缔结盟约,但内中企图却瞒不过别人。

    今时当听到孙尚香投江追随刘备而去的消息时,孙权心中的第一反应是,当年他若不做此举,那么今日他的嫡亲妹妹会有这样的下场吗?

    答案不言而喻。

    兄长有野心,夫君亦有野心,这样的联姻,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孙尚香的结局是悲惨的。

    或许是想到了幼年时的兄妹之情,加上方才对刘备的悲叹之心,许久未曾流过泪的孙权,眼眶中竟然浮现了些许泪花。

    但时局如此,又岂能怪他!

    孙权脸上的悲伤与哀叹情绪不似作假,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无论是对刘备的惺惺相惜,还是对孙尚香的不舍怀念,在孙虑与是仪面前,孙权都无须假装。

    这是孙权柔情的一面,只是孙权毕竟是孙权。

    孙权示意孙虑对着长江与巨石的方向一拜,以示对刘备与孙尚香的哀悼之情。

    而就在孙虑听话的按照孙权吩咐,完成这个缅怀的行为后,未等眼眶中的泪花积蓄成泪水,孙权便伸手一抹,将眼中难得浮现的柔情给生生抹除。

    既然你先走一步,那朕接下来就不客气了。

    脸上追怀的神色瞬间消失不见,孙权脸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与冷酷。

    「子羽!」

    孙权的轻唤,差点没将是仪吓得跪倒在地。

    「臣,臣在!」

    得到是仪的回应后,孙权登时下令道:「命水军打捞刘夫人尸体,整理妆容后,以上等药材保存尸体放入棺椁中。」

    「待这一切整理完毕后,便下诏让张温携带刘夫人遗体,出使长安!」

    孙权的语速不快,是仪能够听清孙权话中的每一个字,只是在明了孙权的意思后,是仪心中的畏惧瞬间又加上了几分——陛下,好狠呀!

    在孙权的话语中,他对刚刚投江自尽的孙尚香并无半分可怜,甚至用冷淡的刘夫人来称呼她。

    若仅仅这样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孙权对孙尚香遗体的处置,才是真正的让人感到心惊。

    众所周知,在当年孙权利用孙尚香意图谋夺刘禅不成后,失去刘备信任的孙尚香,就再也无法回到刘备身边。

    而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娶吴氏为正妻,更是直接向世人宣告——孙尚香以后与他再无瓜葛。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依照法理而言,长安方面是完全有理由不接纳孙尚香的遗体的。

    只是当下孙尚香的死,是由于感伤刘备逝世,投江追随刘备而去,这样一来,不管怎么说,孙尚香的死都占据了「节义」二字。

    有着这二字在,长安方面接纳孙尚香的遗体,就不再是不可能的事。

    而孙权之所以要将孙尚香的遗体送还长安,定然不是为了成全孙尚香的「节义」,他是想借助着这「二字」来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以此向世人抨击刘备生前「抛弃」正妻的举动。

    说白了,孙权就是借助孙尚香的死,来对近来渐渐占据大义名分的大汉,造成一次冲击。

    孙权更想借助这一件事向世人宣告——要是长安方面接受了孙尚香的遗体,那就代表着长安方面承认了孙尚香为刘备之妻的身份。

    而一旦长安方面承认这一点,那么自然的,刘禅为自己之甥的身份就再会得到确立。

    待这种印象在世人心中重新确立后,在人伦为先的当世,以刘禅为首的长安朝廷,以后再想借用大义的名分抨击乃至于讨伐东吴,就不是那么站得住脚了。

    孙权的方法很恶心,但却可以预见的很有效,因为这是一赤裸裸的阳谋,亦是孙权对自身非凡政治才能的一次绝佳体现。

    本来身为东吴的朝臣,是仪应当为孙权的聪慧感到开心,可一想到孙尚香就连死后都不得安宁,都要成为她兄长利用的工具,是仪的心中就充满了戚戚然。

    可孙权不会管是仪怎么想,更何况他的此举的目的,却不止是那么简单。

    想起方才看的情报中刘备布置的托孤班底,孙权的嘴角就不由得露出笑容。

    孙权开心的抱起孙虑,告诫地对他言道:「身为君王,一定要切忌一件事。

    那便是不要太过相信大臣。」

    刘备的托孤班底豪华吗?

    张飞、诸葛亮,糜旸,这样的班底肯定是豪华的,但在孙权看来,刘备却犯了两个很严重的错误。

    一为太过相信大臣,让刘禅的手中无半分权力。

    二为并未在遗诏中明言三大辅臣,到底谁才是首位。

    这样的错误,难道不会是致命的吗?

    人心是复杂的,但有时候人心也是简单的,简单到可以为了至尊之位不择手段。

    望着身前巨石上象征着匡扶汉室的剑痕,再注视着眼前不断晃动的十二束帝王珠冕,以己度人,孙权对这点深信不疑。

    世上只会有一个刘备。

    而在刘备死后,他要做的就是,让刘备临死前犯下的错误无限放大!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站推荐: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穿成五个反派的后娘鬼王的金牌宠妃独家占有庆余年陆少的挚爱迷局小说章节目录王牌绝宠:总裁晚上见娇养小贵妃华胥引天唐锦绣

糜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黑岩网只为原作者酱油拌历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酱油拌历史并收藏糜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