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九 侯君集的追求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贞观攻略最新章节!
大唐选择了一千个乡作为普及教育的第一批实验地,这让不少未被选中的地区大发牢骚,这感觉就和劳动改造轮不到他们一样,山东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政府官员为此相当不满,劳动改造咱们沾不上边儿也就算了,开发江南和山东复兴计划提出没多久,而李二陛下也在扬州荆州和山东各地选择了一些地方提前搞劳动改造以平息这些地区的不满,但是这一次教育普及却还没有轮到他们,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都是大唐的领土,他们强烈要求公平对待!
这些地区不满意,作为大唐立国之本的关中地区同样也有些地方不满意,毕竟只有一千个乡,对于人口较为稠密的关中地区而言还算是少的,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轮到,虽然劳动改造已经普及了,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学习,这下子教育普及没有轮到他们,他们当然不爽!
相对于劳动改造没有普及的地区,人们还负担这一部分徭役,所以时间不够充分,可是他们是最早一批摆脱徭役的,现在的生活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也是全大唐最富裕的,最舒适的,他们自然产生了向上的追求,对于朝廷弄出来的教育普及相当感兴趣,便因为此而强烈要求朝廷快速普及。
他们当教书育人是砍瓜切菜吗?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只能下达诏书安抚他们,告诉他们普及教育是个大工程,殊为不易,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普及,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过苛求朝廷,朝廷对此已经是尽心尽力,皇帝都好几个晚上没有睡觉了。
关中地区的抗议偃旗息鼓了,但是其他地区的抗议声潮却是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那些劳动改造和教育普及都没轮到的地区,那里的县令和州刺史的上书那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都在恳求李二陛下可怜可怜他们,不仅仅地方民众对朝廷重关中而轻视各地感到不满,就算是官员们也颇有微词,对于朝廷的做法相当不满意,几次三番集体上书要求长官上书朝廷,但是,这如何使得?
本来还好,但是教育普及法令一经颁布,天下震动,万民盼之如久旱之盼甘霖,结果没有轮到他们,两次都没有,心中是何其的郁闷和不满?这下子他们就怒了,百姓给基层官员施加压力,地方上基层官员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只能给朝廷施加压力,李二陛下无可奈何,只好把留着准备明年运送粮草到边关的战俘奴隶先送往那些抗议声潮最严重的地区,缓解民怨。
至于朝廷所需要的,就从蜀中抓捕到的那些僚人里面抽取吧,公奴司主官又来哭穷,说已经没有可以调用的战俘了,在这样下去,他的公奴司直接就关门大吉吧!李二陛下相当烦恼,同时意识到,这段时间里面埋头发展,忘记对外扩张了,这些奴隶没了来源,自然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种意识支配了李二陛下的思想,于是李二陛下不得已下发了一道指令给参谋总部,让他们试着在大唐周边寻找一些可以发动战争的地方,大唐如今有十万之巨的奴隶缺口,看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个数量或者更多的奴隶。
没办法,这是民心所向啊,经历了售书事件之后,李二陛下深刻的意识到民意不可违逆,尤其是这个时期,贞观革新最重要的开拓时期,正是需要这些民心的时候,所以顺应民意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样的做法,李二陛下也得到了不少支持,不少贞观革新的相关法案都会事先在长安城里面布告百姓,让百姓知晓,然后得到赞同。
所以对于各地民意的要求,李二陛下高度重视,官员不被逼到无可奈何是不会上书朝廷向朝廷哭诉的,据说有一个地方就是在徭役期间来了一批外地探亲的百姓,看到亲戚们正在服徭役,大惊失色,忙问没有劳动改造?没有奴隶承担这些事情?同时还炫耀自己已经不用再服徭役了,于是闹得当地百姓大为不满,官府无奈,只好向朝廷哭诉,请求加快劳动改造的普及。
其实劳动改造到如今已经普及了相当一大部分地区,关中基本普及完毕,蜀中借着僚人叛乱的时机普及完毕,山东普及了十分之一左右,江南只普及了荆州和扬州,但是饶是如此,已经用掉了四十万奴隶的数量,还有十万奴隶是朝廷常备的一旦发生天灾**的救火队,不能轻动,这一次为了平息民怨,已经用掉了七万,只剩下三万,朝廷自己都不够用了。
所以啊,对外扩张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大唐自从蜀中之役以后平静了好一段时间,军队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已经不止一名大将向李二陛下抱怨没仗可打,很没有意思,参谋总部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上书请求伐不臣,但是李二陛下考虑到发展需要,没有答应。
如今发展需要了,国家需要更多数量的奴隶,发动战争也就是在所难免的,李二陛下的指令下达了半个时辰不到,侯君集就带着一批大将联袂而至,面色惊喜的向李二陛下请示东南西北的出征计划。
向东可以伐高句丽,高句丽屡次对中原无礼,有不臣之心,更因为前隋之故和大唐关系紧张,在东北地区筑城驻兵,心怀不轨,并且和更北地区的蛮族交好,不知其有何所图,所以侯君集主张即刻对高句丽用兵,夺回故地,掳其民充实公奴司,推进劳动改造进程,一举两得,理由就用高句丽建造前朝将士京观,大逆不道,可以讨伐之。
向西就是开拓西域,如今大唐对西域的情况了若指掌,通过西突厥商团可以得到大量珍贵情报,西域如今颇为不平静,更有吐谷浑心怀不轨,可以伐之,至于理由,随便找一个商户进去做些事情,然后被逮捕,大唐就有理由兴兵了。
向南的话,南诏等部落现在不太稳定,大唐伐蜀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惊恐,他们暂时是不敢和大唐作对的,但是他们也结城自守,大唐也打不进去,要想收拾他们,需要大军,当然,他们的人口还算充足,季汉丞相诸葛亮曾经南伐孟获以获取南中资源以北伐强魏,所以侯君集认为也可以讨伐南诏,理由就是南诏私藏僚人,其心可诛!
向北的话,北方部族现在和大唐的关系不错,更是大唐对外贸易主要的财富来源,侯君集不建议李二陛下对北用兵,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和高句丽勾结的北方部族不在少数,伐之,可以剪除高句丽羽翼,反正迟早要对高句丽用兵,剪除其羽翼,也对大唐有好处,理由就是勾结大唐的敌人高句丽,大逆不道,王道之师可以伐之!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二陛下也是哭笑不得,参谋总部不仅帮他考虑好了何处可以用兵,就连借口都想好了,天衣无缝,处处彰显大唐作为天可汗帝国的威风凛凛和誓死保卫国家民族荣誉的精神,真是王道之师讨伐不臣的典范……、
“当真可以伐之?”李二陛下试探着询问:“军中可做好准备?可有足够的粮草器具?可能保证全胜?”
侯君集答道:“当真可以伐之,军中已做好准备,大军齐备,训练精良,养精蓄锐半年,战力旺盛,斗志昂扬,出兵以伐不臣,正是时候,至于粮草,连年丰收之下,军粮齐备,府库充盈,并无短缺的现象发生,而且此次作战,也可以带上军事大学那些小伙子们出去见识见识真正的战争,见识一下和外国是如何打仗的,正好贞观八年他们就可以毕业进入军中,此时正是时候。”
李二陛下看着侯君集有些激动的表情,和身后一众将官有些尴尬的表情,心中突然有些明白了,于是决定暂时先不说,然后私下里问一些事情,决定是否要按照计划行事,军队的稳定是必需的。
于是李二陛下借口需要考虑一些事情,先让大家都回去,然后等众人都领命之后,看了李世绩一眼,李世绩何等聪明,自然知道李二陛下有些事情要和他说,于是等大家一起走出去之后,他悄悄的走远了,绕了一段路又回到了书房,单独觐见李二陛下。
“不知陛下唤臣何事?”李世绩很恭敬的行礼道。
李二陛下点头问道:“我对于侯卿之事有些疑惑,方才侯卿在讲述之时,我注意到你等皆是一副有话不能言语的模样,却是叫我好生疑惑,李卿可否为我解惑,不知这是为何?”
李世绩心中一凛,顿时明白了李二陛下是话中有话,看来李二陛下对于近来军方的一些举动有些注意了,其实不只是李二陛下,很多参谋总部的臣属都注意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侯君集似乎对于立功之事相当在意,而且似乎有些垂涎如今杜如晦和房玄龄的位置,那可是宰相啊!
虽然大唐的宰相不可能像汉代丞相那样大权在身,可是也是一个相当荣耀的职位,品级不高,却是权力重大,侯君集对于这个职位产生了追求,在李世绩看来,不是好事,更何况他不是在心里面想想,而是在很多场合中直接表露出了对于宰相的向往,大唐的军方站稳脚跟抱成一团之后,对文官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加上作为文官主力的山东士族被扫灭,如今却是文官力量最薄弱的时候。
虽然大唐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大兴文治,可是尚且需要时间,侯君集却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对政治权利的追求,不得不说,这是禁忌,参谋总部建立的意义就在于分裂军政,使得军政分开,相互不甘于,一开始是要保护军方,让军方不受士族干预,士族既灭,军方失去了最大的敌人,所以然侯君集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
李世绩对侯君集的看法一直不怎么好,认为他虽然有军事才能,却有些心胸狭窄,而且权力**大,已经是军方第一人,现在居然又要追求政治权利,显然是想学着当初李靖击破东突厥获得了宰相职位的奖励,也想击灭一个国家获得宰相的权位,但是很显然,当时可以,现在不行,李二陛下已经注意到了。RS
S
大唐选择了一千个乡作为普及教育的第一批实验地,这让不少未被选中的地区大发牢骚,这感觉就和劳动改造轮不到他们一样,山东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政府官员为此相当不满,劳动改造咱们沾不上边儿也就算了,开发江南和山东复兴计划提出没多久,而李二陛下也在扬州荆州和山东各地选择了一些地方提前搞劳动改造以平息这些地区的不满,但是这一次教育普及却还没有轮到他们,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都是大唐的领土,他们强烈要求公平对待!
这些地区不满意,作为大唐立国之本的关中地区同样也有些地方不满意,毕竟只有一千个乡,对于人口较为稠密的关中地区而言还算是少的,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轮到,虽然劳动改造已经普及了,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学习,这下子教育普及没有轮到他们,他们当然不爽!
相对于劳动改造没有普及的地区,人们还负担这一部分徭役,所以时间不够充分,可是他们是最早一批摆脱徭役的,现在的生活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也是全大唐最富裕的,最舒适的,他们自然产生了向上的追求,对于朝廷弄出来的教育普及相当感兴趣,便因为此而强烈要求朝廷快速普及。
他们当教书育人是砍瓜切菜吗?李二陛下哭笑不得,只能下达诏书安抚他们,告诉他们普及教育是个大工程,殊为不易,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普及,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过苛求朝廷,朝廷对此已经是尽心尽力,皇帝都好几个晚上没有睡觉了。
关中地区的抗议偃旗息鼓了,但是其他地区的抗议声潮却是一波接着一波,尤其是那些劳动改造和教育普及都没轮到的地区,那里的县令和州刺史的上书那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都在恳求李二陛下可怜可怜他们,不仅仅地方民众对朝廷重关中而轻视各地感到不满,就算是官员们也颇有微词,对于朝廷的做法相当不满意,几次三番集体上书要求长官上书朝廷,但是,这如何使得?
本来还好,但是教育普及法令一经颁布,天下震动,万民盼之如久旱之盼甘霖,结果没有轮到他们,两次都没有,心中是何其的郁闷和不满?这下子他们就怒了,百姓给基层官员施加压力,地方上基层官员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只能给朝廷施加压力,李二陛下无可奈何,只好把留着准备明年运送粮草到边关的战俘奴隶先送往那些抗议声潮最严重的地区,缓解民怨。
至于朝廷所需要的,就从蜀中抓捕到的那些僚人里面抽取吧,公奴司主官又来哭穷,说已经没有可以调用的战俘了,在这样下去,他的公奴司直接就关门大吉吧!李二陛下相当烦恼,同时意识到,这段时间里面埋头发展,忘记对外扩张了,这些奴隶没了来源,自然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种意识支配了李二陛下的思想,于是李二陛下不得已下发了一道指令给参谋总部,让他们试着在大唐周边寻找一些可以发动战争的地方,大唐如今有十万之巨的奴隶缺口,看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这个数量或者更多的奴隶。
没办法,这是民心所向啊,经历了售书事件之后,李二陛下深刻的意识到民意不可违逆,尤其是这个时期,贞观革新最重要的开拓时期,正是需要这些民心的时候,所以顺应民意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样的做法,李二陛下也得到了不少支持,不少贞观革新的相关法案都会事先在长安城里面布告百姓,让百姓知晓,然后得到赞同。
所以对于各地民意的要求,李二陛下高度重视,官员不被逼到无可奈何是不会上书朝廷向朝廷哭诉的,据说有一个地方就是在徭役期间来了一批外地探亲的百姓,看到亲戚们正在服徭役,大惊失色,忙问没有劳动改造?没有奴隶承担这些事情?同时还炫耀自己已经不用再服徭役了,于是闹得当地百姓大为不满,官府无奈,只好向朝廷哭诉,请求加快劳动改造的普及。
其实劳动改造到如今已经普及了相当一大部分地区,关中基本普及完毕,蜀中借着僚人叛乱的时机普及完毕,山东普及了十分之一左右,江南只普及了荆州和扬州,但是饶是如此,已经用掉了四十万奴隶的数量,还有十万奴隶是朝廷常备的一旦发生天灾**的救火队,不能轻动,这一次为了平息民怨,已经用掉了七万,只剩下三万,朝廷自己都不够用了。
所以啊,对外扩张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大唐自从蜀中之役以后平静了好一段时间,军队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已经不止一名大将向李二陛下抱怨没仗可打,很没有意思,参谋总部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上书请求伐不臣,但是李二陛下考虑到发展需要,没有答应。
如今发展需要了,国家需要更多数量的奴隶,发动战争也就是在所难免的,李二陛下的指令下达了半个时辰不到,侯君集就带着一批大将联袂而至,面色惊喜的向李二陛下请示东南西北的出征计划。
向东可以伐高句丽,高句丽屡次对中原无礼,有不臣之心,更因为前隋之故和大唐关系紧张,在东北地区筑城驻兵,心怀不轨,并且和更北地区的蛮族交好,不知其有何所图,所以侯君集主张即刻对高句丽用兵,夺回故地,掳其民充实公奴司,推进劳动改造进程,一举两得,理由就用高句丽建造前朝将士京观,大逆不道,可以讨伐之。
向西就是开拓西域,如今大唐对西域的情况了若指掌,通过西突厥商团可以得到大量珍贵情报,西域如今颇为不平静,更有吐谷浑心怀不轨,可以伐之,至于理由,随便找一个商户进去做些事情,然后被逮捕,大唐就有理由兴兵了。
向南的话,南诏等部落现在不太稳定,大唐伐蜀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惊恐,他们暂时是不敢和大唐作对的,但是他们也结城自守,大唐也打不进去,要想收拾他们,需要大军,当然,他们的人口还算充足,季汉丞相诸葛亮曾经南伐孟获以获取南中资源以北伐强魏,所以侯君集认为也可以讨伐南诏,理由就是南诏私藏僚人,其心可诛!
向北的话,北方部族现在和大唐的关系不错,更是大唐对外贸易主要的财富来源,侯君集不建议李二陛下对北用兵,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和高句丽勾结的北方部族不在少数,伐之,可以剪除高句丽羽翼,反正迟早要对高句丽用兵,剪除其羽翼,也对大唐有好处,理由就是勾结大唐的敌人高句丽,大逆不道,王道之师可以伐之!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二陛下也是哭笑不得,参谋总部不仅帮他考虑好了何处可以用兵,就连借口都想好了,天衣无缝,处处彰显大唐作为天可汗帝国的威风凛凛和誓死保卫国家民族荣誉的精神,真是王道之师讨伐不臣的典范……、
“当真可以伐之?”李二陛下试探着询问:“军中可做好准备?可有足够的粮草器具?可能保证全胜?”
侯君集答道:“当真可以伐之,军中已做好准备,大军齐备,训练精良,养精蓄锐半年,战力旺盛,斗志昂扬,出兵以伐不臣,正是时候,至于粮草,连年丰收之下,军粮齐备,府库充盈,并无短缺的现象发生,而且此次作战,也可以带上军事大学那些小伙子们出去见识见识真正的战争,见识一下和外国是如何打仗的,正好贞观八年他们就可以毕业进入军中,此时正是时候。”
李二陛下看着侯君集有些激动的表情,和身后一众将官有些尴尬的表情,心中突然有些明白了,于是决定暂时先不说,然后私下里问一些事情,决定是否要按照计划行事,军队的稳定是必需的。
于是李二陛下借口需要考虑一些事情,先让大家都回去,然后等众人都领命之后,看了李世绩一眼,李世绩何等聪明,自然知道李二陛下有些事情要和他说,于是等大家一起走出去之后,他悄悄的走远了,绕了一段路又回到了书房,单独觐见李二陛下。
“不知陛下唤臣何事?”李世绩很恭敬的行礼道。
李二陛下点头问道:“我对于侯卿之事有些疑惑,方才侯卿在讲述之时,我注意到你等皆是一副有话不能言语的模样,却是叫我好生疑惑,李卿可否为我解惑,不知这是为何?”
李世绩心中一凛,顿时明白了李二陛下是话中有话,看来李二陛下对于近来军方的一些举动有些注意了,其实不只是李二陛下,很多参谋总部的臣属都注意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侯君集似乎对于立功之事相当在意,而且似乎有些垂涎如今杜如晦和房玄龄的位置,那可是宰相啊!
虽然大唐的宰相不可能像汉代丞相那样大权在身,可是也是一个相当荣耀的职位,品级不高,却是权力重大,侯君集对于这个职位产生了追求,在李世绩看来,不是好事,更何况他不是在心里面想想,而是在很多场合中直接表露出了对于宰相的向往,大唐的军方站稳脚跟抱成一团之后,对文官形成了强大的压力,加上作为文官主力的山东士族被扫灭,如今却是文官力量最薄弱的时候。
虽然大唐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大兴文治,可是尚且需要时间,侯君集却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对政治权利的追求,不得不说,这是禁忌,参谋总部建立的意义就在于分裂军政,使得军政分开,相互不甘于,一开始是要保护军方,让军方不受士族干预,士族既灭,军方失去了最大的敌人,所以然侯君集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
李世绩对侯君集的看法一直不怎么好,认为他虽然有军事才能,却有些心胸狭窄,而且权力**大,已经是军方第一人,现在居然又要追求政治权利,显然是想学着当初李靖击破东突厥获得了宰相职位的奖励,也想击灭一个国家获得宰相的权位,但是很显然,当时可以,现在不行,李二陛下已经注意到了。R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