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一 争论 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贞观攻略最新章节!
一本传世之作诞生之初和诞生之后的岁月里面,如果不出现一些争议,那么这本书就算不上是传世之作,只有争议,才能带来名气和传播,名气越大,传播的范围越广,争议也就会越大,当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议会渐趋一致,岁月的沉淀所附带的时间的价值会让一些在当时没有多大反响的艺术作品变得价值连城,比如典型的案例——梵高。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当然三国不属于这一类型,三国从诞生之初就是一本相当吸引人眼球的作品,以至于家喻户晓,老幼妇孺皆知,什么曹孙刘啊刘关张啊之类的更是国民人物,人尽皆知,《三国演义》的影响力还造就了关羽这一尊在大中华地区和世界上所有有华人存在的地区内威望极高的大神,诸葛亮也成为了千古智慧的化身,刘备也是仁义之君的典范,不夸张的说,在这之前,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人物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家喻户晓。
一本小说的影响力竟然可以抵达到这种程度,由此可见传世之作的地位是稳当当的。
当然了,这样一本稳当当的传世之作,就没有经历过那些正常的争议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千个人眼睛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标准都是不同的,有人喜爱,就必然有人厌恶,要让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喜爱同一样东西,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啊……
《三国演义》所经受的争议绝对也不少,最深刻的批判就是本应该区分的历史和文学的差异性被混淆了,而相应的是,本应该被同一性关联的历史理性却被割裂了或缺席了,因为《三国演义》太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故事性非常优秀,塑造人物方面也极其精炼,所以人们直接就把《三国演义》当做正史而读,真正的正史《三国志》反倒没几个人看了。
三国演义在很多地方直接就写成了玄幻小说。比如刘备用牛血破张宝的妖法。还有诸葛亮祭天借东风,五丈原续命等等。带上了神话色彩,这也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所以苏宁在写苏氏三国的时候,将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章节全部删去了。对于和历史出入太大的地方也直接删去,什么刘备救了董卓然后驰援颍川之类的都没有写,历史上也根本不存在,但是涉及到情节连续性和经典故事的虚构章节,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删除,只能加以理化的改写,希望人们阅读的时候保持一些理性。
第八个月的时候。苏宁已经把整本三国全部写完了,花了三天检查了一下有无错别字和缺失之类的失误之后,就把最后一章的大结局三国归晋送到皇宫给李二陛下去看了,话说自从苏氏三国声名鹊起之后。以及情节渐入佳境,李二陛下深深的为之着迷,苏宁将三日一送缩减为两日一送犹自不满意,还想逼着苏宁一日一送,苏宁很不爽,直接称病三天不送逼得李二陛下无可奈何服了软松了口,最后双方妥协,三日两送。
最后历时八个月,由苏宁改改删删修修补补而成的面目大改的苏氏《三国》终于完本,最后一章送去皇宫之后,苏宁觉得自己都轻松了好多,虽然是抄袭,但是苏宁的自我意识相当强烈,看到不爽的地方还真的要删删改改,还要注意前后情节的连贯性,所以这八个月一点儿都不轻松,甚至经常到了深夜也没有休息,尤其到了后期,李二陛下对与三国的需求量大增,甚至想要每一天都能看到新的章回,这让苏宁亚历山大。
最后协商三日两送,约定的时间是第一日晚间和第三日午后,所以每到了这个两个时刻,就是李二陛下最舒爽的时刻,晚间,喝着小酒,吃着美食,然后看着新的章节,心旷神怡;午后是宁静的时候,喝一杯水或者饮料,单独品味着此间真味,倒是极好的,发展到后来那几个月的时间看三国就是李二陛下的休闲娱乐活动,每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询问身旁侍立的赵琛苏宁把三国送来了没有?一遍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有的时候苏宁写的晚了或者是送新章节的人扶老奶奶过马路了以至于延误了时辰,李二陛下还会觉得很着急,心里面觉得空落落的,时不时的站起来,走来走去,然后让赵琛到外面迎候着,等到送来了李二陛下还会斥责送来的人动作太慢,让他着急之类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小插曲,比如苏宁在写完了赤壁之战和诸葛亮命陨五丈原的时候,分别加上了两首著名诗词,苏宁实在是觉得把这两首诗词放在这两个章节的结尾处非常的合适,第一首是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二首则是杜甫的《蜀相》。
蜀相没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就需要修改一下了,基础的意思是辛弃疾借孙权统领东南抗击北方强敌曹操的故事暗讽南宋朝廷的懦弱无力,但是放在这里,放在三国里面,却是可以看做歌颂孙权和刘备以弱击强的巨大勇气,伴随着赤壁之战的最后胜利,用在这里相当妥当,虽然苏宁的个人情感更希望曹操可以在赤壁之战中获胜,一统华夏,若是真的那样,或许日后的五胡乱华就不会出现了……
北固亭怀古也就是第一句第二局需要改动一下,把“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改为“何处忆三国,满目疮痍云梦泽”,后面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都是可以直接应用的,当然,苏宁最喜欢的还是后面的下半阙,正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苏宁选择这首词的主要原因,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倒也不错。但是那是假设曹操胜利的诗词,用在这里,不太妥当。
至于诸葛亮五丈原殒命的章节,用《蜀相》再贴切不过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首作品分别跟在赤壁之战之后和五丈原之战之后。当时代给李二陛下极大的享受,一首长短句。一首诗,把这两个历史事件烘托得淋漓尽致,对于孙权年少英雄的赞扬和对诸葛亮兢兢业业却最终失败的叹息,李二陛下亲自挥笔把这两首诗词给抄写了下来。细细品读,总是觉得有回味无穷的地方。
同样的感觉则更加深刻的体现在孔颖达这一类文人的心中,反正苏宁才子的名号是坐稳了,他们对于这两首诗词的水平和所表达的意境基本上是叹服的,瑰丽雄壮的唐诗还处在拉开序幕的时代,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能和苏宁相提并论的诗作诞生。更别说是如今还并不为人重视的长短句,但是这首长短句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追捧。
配合着三国故事的快速流传,这两首诗词也很快的打响了名声。这也是得益于盗版的广泛流传,人们现在都知道苏宁侯爷写完了之后直接给皇帝看,皇帝看过之后别的人才能看到,皇亲国戚豪门大族都在看。
当然出于技术保密的考量,之后的章节就没有刻印许多,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继续观看,其余人都只能借他们的书来抄阅,这让不少人觉得非常不爽,原本都是能看到的,现在只能等第二批,李二陛下给出的理由是经费不足,而且等到全书完成之后再行刻印效果更好,大家只能忍着,只能憋着,某些素质低下的老脸臭不要的还时不时的跑到苏宁府上骚扰苏宁,就想看到第一手的信息……
这个头如何能开?要是开了头,以后人家还不一拥而入苏府,到时候自己还能有安生的日子可以过?绝对不可以,苏宁三两句话就请这些老脸臭不要的回去,然后自己也回到书房不再搭理他们,老脸臭不要的家伙们很郁闷,也只能作罢……
没故事看的日子非常的无聊,这也就更加激发了广大好事人群争相传抄的兴趣,一个人要是得到了抄录本,简直就是大明星,到哪儿都有人跟着请求让自己也抄录一份,一时间长安纸贵……
应该说古人压根儿没有稿酬的概念,也没有什么版权意识,因为在这个时候可以写出一本风行天下的书,已经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情了,而且这个时代,大唐时期,除了朝廷,哪里还有人可以刊印书本发行?一没有纸二没有印刷术好不好!
八个月之后,苏氏三国正式完结,最后一回三国归晋也结束了,李二陛下带着一丝落寞看完了最后一个字,然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论多么叱诧风云的人物,也不过那么数十年,终归是会成为一堆黄土,被后人笑谈,自己死了以后估计也会成为后人的谈资,大家都是一样的……
这本苏氏三国,写的是三国,但是说的却是历史,是道理,是权谋,是军略,各种各样的知识层出不穷,李二陛下还真的一度为苏宁如此广博的知识量感到吃惊,不过想到他那个厉害的师尊为他打下的底子和李靖这位军事家从中协助,也就没什么奇怪的,只是六个多月了,半年多的时间自己已经习惯于日日通读三国,这一下子结束了,还真有些不习惯。
感到不习惯的自然也不在少数,当然目前完全看完三国全本的人只是区区数十人而已,因为数量的限制和印刷本的稀少,只有少数高层才能及时看到三国的最新章节,其他人都看不到,道听途书或者听人家说书也不知道多难,不少人就在那里期待三国最后的完本和朝廷的完本刻录下发,那个时候可就能一饱眼福了。
现在三国完结了,李二陛下毫不犹豫的下令立刻着印刷局校检印刷五百本出来,还是要限制数量,不能一口气弄出来,五百本的数量差不多,刚刚好,给高官发一些,给军事大学发一批,宗室的需求量也不小,至于民间,抄录本已经不少了,这些日子民间到处都在议论三国,这一点李二陛下还是略有耳闻的。
不过……
小子,有不少事情还在后面,够你受的,你可别得意忘形啊!
一本传世之作诞生之初和诞生之后的岁月里面,如果不出现一些争议,那么这本书就算不上是传世之作,只有争议,才能带来名气和传播,名气越大,传播的范围越广,争议也就会越大,当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议会渐趋一致,岁月的沉淀所附带的时间的价值会让一些在当时没有多大反响的艺术作品变得价值连城,比如典型的案例——梵高。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当然三国不属于这一类型,三国从诞生之初就是一本相当吸引人眼球的作品,以至于家喻户晓,老幼妇孺皆知,什么曹孙刘啊刘关张啊之类的更是国民人物,人尽皆知,《三国演义》的影响力还造就了关羽这一尊在大中华地区和世界上所有有华人存在的地区内威望极高的大神,诸葛亮也成为了千古智慧的化身,刘备也是仁义之君的典范,不夸张的说,在这之前,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人物远远没有今天这样家喻户晓。
一本小说的影响力竟然可以抵达到这种程度,由此可见传世之作的地位是稳当当的。
当然了,这样一本稳当当的传世之作,就没有经历过那些正常的争议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千个人眼睛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同一件事物的标准都是不同的,有人喜爱,就必然有人厌恶,要让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喜爱同一样东西,那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啊……
《三国演义》所经受的争议绝对也不少,最深刻的批判就是本应该区分的历史和文学的差异性被混淆了,而相应的是,本应该被同一性关联的历史理性却被割裂了或缺席了,因为《三国演义》太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故事性非常优秀,塑造人物方面也极其精炼,所以人们直接就把《三国演义》当做正史而读,真正的正史《三国志》反倒没几个人看了。
三国演义在很多地方直接就写成了玄幻小说。比如刘备用牛血破张宝的妖法。还有诸葛亮祭天借东风,五丈原续命等等。带上了神话色彩,这也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所以苏宁在写苏氏三国的时候,将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章节全部删去了。对于和历史出入太大的地方也直接删去,什么刘备救了董卓然后驰援颍川之类的都没有写,历史上也根本不存在,但是涉及到情节连续性和经典故事的虚构章节,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删除,只能加以理化的改写,希望人们阅读的时候保持一些理性。
第八个月的时候。苏宁已经把整本三国全部写完了,花了三天检查了一下有无错别字和缺失之类的失误之后,就把最后一章的大结局三国归晋送到皇宫给李二陛下去看了,话说自从苏氏三国声名鹊起之后。以及情节渐入佳境,李二陛下深深的为之着迷,苏宁将三日一送缩减为两日一送犹自不满意,还想逼着苏宁一日一送,苏宁很不爽,直接称病三天不送逼得李二陛下无可奈何服了软松了口,最后双方妥协,三日两送。
最后历时八个月,由苏宁改改删删修修补补而成的面目大改的苏氏《三国》终于完本,最后一章送去皇宫之后,苏宁觉得自己都轻松了好多,虽然是抄袭,但是苏宁的自我意识相当强烈,看到不爽的地方还真的要删删改改,还要注意前后情节的连贯性,所以这八个月一点儿都不轻松,甚至经常到了深夜也没有休息,尤其到了后期,李二陛下对与三国的需求量大增,甚至想要每一天都能看到新的章回,这让苏宁亚历山大。
最后协商三日两送,约定的时间是第一日晚间和第三日午后,所以每到了这个两个时刻,就是李二陛下最舒爽的时刻,晚间,喝着小酒,吃着美食,然后看着新的章节,心旷神怡;午后是宁静的时候,喝一杯水或者饮料,单独品味着此间真味,倒是极好的,发展到后来那几个月的时间看三国就是李二陛下的休闲娱乐活动,每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询问身旁侍立的赵琛苏宁把三国送来了没有?一遍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有的时候苏宁写的晚了或者是送新章节的人扶老奶奶过马路了以至于延误了时辰,李二陛下还会觉得很着急,心里面觉得空落落的,时不时的站起来,走来走去,然后让赵琛到外面迎候着,等到送来了李二陛下还会斥责送来的人动作太慢,让他着急之类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小插曲,比如苏宁在写完了赤壁之战和诸葛亮命陨五丈原的时候,分别加上了两首著名诗词,苏宁实在是觉得把这两首诗词放在这两个章节的结尾处非常的合适,第一首是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二首则是杜甫的《蜀相》。
蜀相没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就需要修改一下了,基础的意思是辛弃疾借孙权统领东南抗击北方强敌曹操的故事暗讽南宋朝廷的懦弱无力,但是放在这里,放在三国里面,却是可以看做歌颂孙权和刘备以弱击强的巨大勇气,伴随着赤壁之战的最后胜利,用在这里相当妥当,虽然苏宁的个人情感更希望曹操可以在赤壁之战中获胜,一统华夏,若是真的那样,或许日后的五胡乱华就不会出现了……
北固亭怀古也就是第一句第二局需要改动一下,把“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改为“何处忆三国,满目疮痍云梦泽”,后面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都是可以直接应用的,当然,苏宁最喜欢的还是后面的下半阙,正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苏宁选择这首词的主要原因,杜牧的折戟沉沙铁未销倒也不错。但是那是假设曹操胜利的诗词,用在这里,不太妥当。
至于诸葛亮五丈原殒命的章节,用《蜀相》再贴切不过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首作品分别跟在赤壁之战之后和五丈原之战之后。当时代给李二陛下极大的享受,一首长短句。一首诗,把这两个历史事件烘托得淋漓尽致,对于孙权年少英雄的赞扬和对诸葛亮兢兢业业却最终失败的叹息,李二陛下亲自挥笔把这两首诗词给抄写了下来。细细品读,总是觉得有回味无穷的地方。
同样的感觉则更加深刻的体现在孔颖达这一类文人的心中,反正苏宁才子的名号是坐稳了,他们对于这两首诗词的水平和所表达的意境基本上是叹服的,瑰丽雄壮的唐诗还处在拉开序幕的时代,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能和苏宁相提并论的诗作诞生。更别说是如今还并不为人重视的长短句,但是这首长短句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追捧。
配合着三国故事的快速流传,这两首诗词也很快的打响了名声。这也是得益于盗版的广泛流传,人们现在都知道苏宁侯爷写完了之后直接给皇帝看,皇帝看过之后别的人才能看到,皇亲国戚豪门大族都在看。
当然出于技术保密的考量,之后的章节就没有刻印许多,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继续观看,其余人都只能借他们的书来抄阅,这让不少人觉得非常不爽,原本都是能看到的,现在只能等第二批,李二陛下给出的理由是经费不足,而且等到全书完成之后再行刻印效果更好,大家只能忍着,只能憋着,某些素质低下的老脸臭不要的还时不时的跑到苏宁府上骚扰苏宁,就想看到第一手的信息……
这个头如何能开?要是开了头,以后人家还不一拥而入苏府,到时候自己还能有安生的日子可以过?绝对不可以,苏宁三两句话就请这些老脸臭不要的回去,然后自己也回到书房不再搭理他们,老脸臭不要的家伙们很郁闷,也只能作罢……
没故事看的日子非常的无聊,这也就更加激发了广大好事人群争相传抄的兴趣,一个人要是得到了抄录本,简直就是大明星,到哪儿都有人跟着请求让自己也抄录一份,一时间长安纸贵……
应该说古人压根儿没有稿酬的概念,也没有什么版权意识,因为在这个时候可以写出一本风行天下的书,已经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情了,而且这个时代,大唐时期,除了朝廷,哪里还有人可以刊印书本发行?一没有纸二没有印刷术好不好!
八个月之后,苏氏三国正式完结,最后一回三国归晋也结束了,李二陛下带着一丝落寞看完了最后一个字,然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不论多么叱诧风云的人物,也不过那么数十年,终归是会成为一堆黄土,被后人笑谈,自己死了以后估计也会成为后人的谈资,大家都是一样的……
这本苏氏三国,写的是三国,但是说的却是历史,是道理,是权谋,是军略,各种各样的知识层出不穷,李二陛下还真的一度为苏宁如此广博的知识量感到吃惊,不过想到他那个厉害的师尊为他打下的底子和李靖这位军事家从中协助,也就没什么奇怪的,只是六个多月了,半年多的时间自己已经习惯于日日通读三国,这一下子结束了,还真有些不习惯。
感到不习惯的自然也不在少数,当然目前完全看完三国全本的人只是区区数十人而已,因为数量的限制和印刷本的稀少,只有少数高层才能及时看到三国的最新章节,其他人都看不到,道听途书或者听人家说书也不知道多难,不少人就在那里期待三国最后的完本和朝廷的完本刻录下发,那个时候可就能一饱眼福了。
现在三国完结了,李二陛下毫不犹豫的下令立刻着印刷局校检印刷五百本出来,还是要限制数量,不能一口气弄出来,五百本的数量差不多,刚刚好,给高官发一些,给军事大学发一批,宗室的需求量也不小,至于民间,抄录本已经不少了,这些日子民间到处都在议论三国,这一点李二陛下还是略有耳闻的。
不过……
小子,有不少事情还在后面,够你受的,你可别得意忘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