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简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七荒文仙星最新章节!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迎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中文名
王之涣
别名
王季凌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688年
逝世日期
742年
人物生平
出身望族
王之涣在《旧唐书》《新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王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其原籍,祖上做官时移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根据墓志铭推之可知王之涣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兄弟四人,他行次居末。当时太原王家为名门望族。王之涣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是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从五陵年少游,不到二十岁便能精研文章,不到壮年,便已穷经典之奥。
仕途坎坷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入仕,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此间赋《宴词》《送别》等诗。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虚心求教,专心写诗,诗名大振,与王昌龄等人相唱和。赋《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即蓟丘),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九日送别》当作于此前后。
遭疾而终
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密友懿交的劝说,王之涣再入宦场,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天宝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4]
天宝二年(743年)五月廿二日,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主要影响
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这六首诗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正是这两首诗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登鹳雀楼》寥寥二十字就写出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景色,以及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一片雄心,诗思高远,很富有启示性。此诗“景入理势”,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看不似说理,而理自在其中。它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此诗还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其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增订唐诗摘钞》评之曰:“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凉州词二首》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首更为脍炙人口。此诗以塞外荒寒壮阔的背景,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厚同情。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唐诗别裁》云:“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登鹳雀楼》,在2011年9月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研究推出的《唐诗排行榜》中排名高居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首诗还曾分别被人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其中《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誉为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主要作品
王之涣作品传世很少,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的仅有六首诗,包括《登鹳雀楼》、《送别》、《宴词》、《九日送别》和《凉州词二首》。
(出自百度百科)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迎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中文名
王之涣
别名
王季凌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688年
逝世日期
742年
人物生平
出身望族
王之涣在《旧唐书》《新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王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其原籍,祖上做官时移居绛州(今山西新绛)。
根据墓志铭推之可知王之涣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兄弟四人,他行次居末。当时太原王家为名门望族。王之涣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是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从五陵年少游,不到二十岁便能精研文章,不到壮年,便已穷经典之奥。
仕途坎坷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入仕,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此间赋《宴词》《送别》等诗。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虚心求教,专心写诗,诗名大振,与王昌龄等人相唱和。赋《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即蓟丘),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九日送别》当作于此前后。
遭疾而终
天宝元年(742年),由于密友懿交的劝说,王之涣再入宦场,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天宝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4]
天宝二年(743年)五月廿二日,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主要影响
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这六首诗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正是这两首诗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登鹳雀楼》寥寥二十字就写出落日山河的苍茫壮阔景色,以及登高望远、极目骋怀的一片雄心,诗思高远,很富有启示性。此诗“景入理势”,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看不似说理,而理自在其中。它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此诗还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其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增订唐诗摘钞》评之曰:“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凉州词二首》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首更为脍炙人口。此诗以塞外荒寒壮阔的背景,以及羌笛所吹的《折杨柳》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厚同情。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唐诗别裁》云:“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王渔洋则云:‘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和《登鹳雀楼》,在2011年9月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研究推出的《唐诗排行榜》中排名高居第三位和第四位。这两首诗还曾分别被人誉为七绝和五绝的压卷之作。其中《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誉为是“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名作,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主要作品
王之涣作品传世很少,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的仅有六首诗,包括《登鹳雀楼》、《送别》、《宴词》、《九日送别》和《凉州词二首》。
(出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