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网 >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 第1440章 分粮分菜好年景!
第1440章 分粮分菜好年景!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最新章节!
忙完单位的事情,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虽然还没有下班,但周扬还是叫上陈北玄和张桐,准备回家看看。
这次去京城走得比较急,家里乱糟糟的,周扬打算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早点回去收拾一下。
10月底的塞北已经是初冬季节了,即便是身上穿着秋衣秋裤外加厚实的干部服,但依旧能感觉到寒风刺骨。
唯一庆幸的是,今年下雪比较晚,入冬的第一场雪还没有降临。
不然的话,天气会更加的寒冷!
大街上人很少,一路走来连一个熟人都没看到。
不过想想也是,尽管现在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成了,但秋收还没有结束。
一方面要将地里的柴草秸秆儿拉回来,然后加工成饲料。
另一方面社员们还要趁着地里还没上冻,将一些硬茬子地给翻一遍,而这都需要人手。
再加上地里的庄稼收完之后,就要给国家上缴粮食,还要去林场拉树枝分烧柴。
总之...收尾的琐碎事情还有不少,村里能动的基本上都在忙,大街上确实很少能见到人!
然而,让周扬感到惊讶的是,当他们几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却看到家里的大门敞开着,院子里满是泥泞的车辙。
走进院子,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圐圙里高高的柴草垛。
除了一大堆庄稼秸秆儿外,旁边就是如小山一样堆放的杨树枝。
一看就知道是从林场新拉回来的,有些树枝上还挂着还没掉的树叶子。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烧柴应该是村里给他们拉回来的。
想到这里,周扬的心底闪过一道暖流。
而就在周扬感动的时候,两年女人各自端着一个大铝盆,从屋里走了出来。
看到周扬等人后,当即大步走了过来。
周扬看到岳母和大嫂从家里出来,倒是没有多少惊讶。
走之前他就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岳母,让她平时多搭照着点儿,显然她们正在家里给帮忙呢。
“娘、您慢点儿,我来!”
说着,周扬大步上前,就要接过岳母手里的大铝盆。
张桂英笑了笑说道:“不用,里面都是些脏水,端到茅厕那边倒掉就行了...”
说话间,她和大嫂林爱枝手里的水盆儿还是被陈北玄和张桐接了过去。
手里没了重物,张桂英当即问道:“啥时候回来的?”
“下午就回来了,只是一直在单位处理事情!”周扬回答道。
“正事儿重要...正事儿重要!”
随后张桂英看了看周扬,再次说道:“小薇和宝儿她们还好吧,走那天我见她们娘俩哭的像个泪人儿,心里老不踏实了!”
“还好,已经缓过来了,让您担心了!”
“唉,人上岁数了,最看不得这种事情!”张桂英叹着气说道。
话音刚落,就听一旁的林爱枝急忙说道:“娘,事情都过去了,您还是说点高兴的吧!”
“对...对,你看我这...”
看到岳母脸上的尴尬与局促,周扬当即说道:“没事儿,张叔也算是寿终正寝,去世前也没有受太大的罪。”
“咱们作为小辈,能做的全都做了,让他老人家走的体体面面的,不留遗憾,这事儿没什么好避讳的。”
张桂英点了点头说道:“老张临老能碰到你,那肯定是上辈子积了天大的福气。”
“娘,能遇到张老,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周扬道。
正说着,陈北玄和张桐也倒完脏水回来了,随后几人便一起走进了周家正房。
一进门,周扬就看到堂屋的地面上放着特大一堆耐储蔬菜,有胡萝卜,也有青萝卜和大白菜,甚至于还有一些洋山子。
这些蔬菜有的已经洗干净了,有的则是泡在水盆里面,还有一些则是带着泥土就那样随意放在地面上。
而在这些蔬菜旁边,还有一个被清洗干净的大缸,是周家用来腌菜的菜缸。
大缸旁边的一个搪瓷盆里放着大半盆切好的生姜、辣椒以及剥了皮的大蒜,还有不少各式调料,如盐巴、花椒、八角等。
“娘、嫂子,腌菜呢?”
张桂英点了点头说道:“你家地窖已经满了,这些菜要是放在外面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坏了,所以就打算给你腌了,啥时候都能吃!”
“地窖满了?”
周扬从岳母的话里听到了关键的一句,当即惊讶的问道。
“嗯,今年村里的庄稼又丰收了,不算别的,单单白菜、萝卜、芥菜和葫芦蛋子每人就能分到三百多斤。”
接着张桂英继续说道:“山药蛋(土豆)就更多了,据说今年一亩山药能起四千多斤,咱村按人头每人都能分到1200斤,壮劳力还能多分1800斤,你们家连大带小7口人,单单山药蛋就分了上万斤,家里那个地窖哪能放下这么多东西!”
“呵呵,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啊!”周扬笑着说道。
大嫂接过了话茬说道:“那可不,今年虽说雨水偏少,但是由于咱们村大部分的田地都打了机井上了水,再加上咱们舍得下肥料,所以粮食产量比头几年都要好得多。”
“对了,你和小薇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们家该分的粮食你大哥都给你们送到家里了,共有小麦2400斤、莜麦2800斤、黄豆700斤,山药蛋斤,苞米现在还没有脱粒,不知道有多少,但估摸一万斤应该是有的!”
听完大嫂的话,周扬也忍不住有些咂舌。
这么粗略一算的话,他们家今年分到的粮食和蔬菜,加起来竟然有两万八千多斤。
虽说这些粮菜是包括老张、文辉以及大宝小宝在内的7口人的口粮,但人均4000斤的数量还是让人感到震惊。
更重要的是,他家这七口人里面,只有他被算作壮劳力,可以分到工分儿粮,剩下的全都只能分到人头粮。
通常而言,工分粮分到手的粮食至少要比人头粮多一半左右,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家里有多口人下地干活的人家,今年分到手的粮食有多少。
想想自己刚来八宝梁村插队的那一年,因为缺粮差点活活饿死,逼急了一大群知青跟着村里的孩子们去田里挖老鼠洞找粮食。
天寒地冻的,一群人一边烧火化土,一边拿着铁锹挖掘,到现在他都记忆犹新。
想到这里,周扬忍不住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下村里人不会再为填饱肚子发愁了!”
“呵呵,那能吃得了这么多,不少人家都想着把多余的粮食卖给村里的面粉厂了!”大嫂道。
周扬笑了笑说道:“卖了也好,也能多增加点收入...”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了拖拉机刺耳的“哒哒”声。
紧接着,就看到一辆拖拉机拖着巨大的车斗驶入了他家的院子。
见状,周扬当即走了出去。
开车的是自家大舅哥李建国,驾驶位旁边的挡泥板兼副驾驶位上还坐着王平,而后面的车斗上装着的都是胡麻柴。
所谓的胡麻柴指的是就是胡麻的秸秆儿,这玩意儿晒干后是最上等的引火柴,只需要一根火柴就能将火点燃,不需要什么纸张、树叶这样的助燃材料。
所以,尽管每年村里大部分的秸秆都会被拿去生产饲料了,但唯独胡麻柴却被分给社员们当引火柴。
李建国和王平等人显然没想到周扬会在家里,先是一愣,随即熄了车,而后笑盈盈的向着他走了过去...
............
pS:昨天码了半夜字,今天竟然感冒了,无奈啊!
(开花时的胡麻)
(成熟时的胡麻)
(收割回来的胡麻)
(胡麻籽)
(胡麻油)
(胡麻榨油的副产品——麻饼!)
忙完单位的事情,已经下午五点多了。
虽然还没有下班,但周扬还是叫上陈北玄和张桐,准备回家看看。
这次去京城走得比较急,家里乱糟糟的,周扬打算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早点回去收拾一下。
10月底的塞北已经是初冬季节了,即便是身上穿着秋衣秋裤外加厚实的干部服,但依旧能感觉到寒风刺骨。
唯一庆幸的是,今年下雪比较晚,入冬的第一场雪还没有降临。
不然的话,天气会更加的寒冷!
大街上人很少,一路走来连一个熟人都没看到。
不过想想也是,尽管现在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成了,但秋收还没有结束。
一方面要将地里的柴草秸秆儿拉回来,然后加工成饲料。
另一方面社员们还要趁着地里还没上冻,将一些硬茬子地给翻一遍,而这都需要人手。
再加上地里的庄稼收完之后,就要给国家上缴粮食,还要去林场拉树枝分烧柴。
总之...收尾的琐碎事情还有不少,村里能动的基本上都在忙,大街上确实很少能见到人!
然而,让周扬感到惊讶的是,当他们几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却看到家里的大门敞开着,院子里满是泥泞的车辙。
走进院子,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圐圙里高高的柴草垛。
除了一大堆庄稼秸秆儿外,旁边就是如小山一样堆放的杨树枝。
一看就知道是从林场新拉回来的,有些树枝上还挂着还没掉的树叶子。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烧柴应该是村里给他们拉回来的。
想到这里,周扬的心底闪过一道暖流。
而就在周扬感动的时候,两年女人各自端着一个大铝盆,从屋里走了出来。
看到周扬等人后,当即大步走了过来。
周扬看到岳母和大嫂从家里出来,倒是没有多少惊讶。
走之前他就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岳母,让她平时多搭照着点儿,显然她们正在家里给帮忙呢。
“娘、您慢点儿,我来!”
说着,周扬大步上前,就要接过岳母手里的大铝盆。
张桂英笑了笑说道:“不用,里面都是些脏水,端到茅厕那边倒掉就行了...”
说话间,她和大嫂林爱枝手里的水盆儿还是被陈北玄和张桐接了过去。
手里没了重物,张桂英当即问道:“啥时候回来的?”
“下午就回来了,只是一直在单位处理事情!”周扬回答道。
“正事儿重要...正事儿重要!”
随后张桂英看了看周扬,再次说道:“小薇和宝儿她们还好吧,走那天我见她们娘俩哭的像个泪人儿,心里老不踏实了!”
“还好,已经缓过来了,让您担心了!”
“唉,人上岁数了,最看不得这种事情!”张桂英叹着气说道。
话音刚落,就听一旁的林爱枝急忙说道:“娘,事情都过去了,您还是说点高兴的吧!”
“对...对,你看我这...”
看到岳母脸上的尴尬与局促,周扬当即说道:“没事儿,张叔也算是寿终正寝,去世前也没有受太大的罪。”
“咱们作为小辈,能做的全都做了,让他老人家走的体体面面的,不留遗憾,这事儿没什么好避讳的。”
张桂英点了点头说道:“老张临老能碰到你,那肯定是上辈子积了天大的福气。”
“娘,能遇到张老,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周扬道。
正说着,陈北玄和张桐也倒完脏水回来了,随后几人便一起走进了周家正房。
一进门,周扬就看到堂屋的地面上放着特大一堆耐储蔬菜,有胡萝卜,也有青萝卜和大白菜,甚至于还有一些洋山子。
这些蔬菜有的已经洗干净了,有的则是泡在水盆里面,还有一些则是带着泥土就那样随意放在地面上。
而在这些蔬菜旁边,还有一个被清洗干净的大缸,是周家用来腌菜的菜缸。
大缸旁边的一个搪瓷盆里放着大半盆切好的生姜、辣椒以及剥了皮的大蒜,还有不少各式调料,如盐巴、花椒、八角等。
“娘、嫂子,腌菜呢?”
张桂英点了点头说道:“你家地窖已经满了,这些菜要是放在外面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坏了,所以就打算给你腌了,啥时候都能吃!”
“地窖满了?”
周扬从岳母的话里听到了关键的一句,当即惊讶的问道。
“嗯,今年村里的庄稼又丰收了,不算别的,单单白菜、萝卜、芥菜和葫芦蛋子每人就能分到三百多斤。”
接着张桂英继续说道:“山药蛋(土豆)就更多了,据说今年一亩山药能起四千多斤,咱村按人头每人都能分到1200斤,壮劳力还能多分1800斤,你们家连大带小7口人,单单山药蛋就分了上万斤,家里那个地窖哪能放下这么多东西!”
“呵呵,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啊!”周扬笑着说道。
大嫂接过了话茬说道:“那可不,今年虽说雨水偏少,但是由于咱们村大部分的田地都打了机井上了水,再加上咱们舍得下肥料,所以粮食产量比头几年都要好得多。”
“对了,你和小薇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你们家该分的粮食你大哥都给你们送到家里了,共有小麦2400斤、莜麦2800斤、黄豆700斤,山药蛋斤,苞米现在还没有脱粒,不知道有多少,但估摸一万斤应该是有的!”
听完大嫂的话,周扬也忍不住有些咂舌。
这么粗略一算的话,他们家今年分到的粮食和蔬菜,加起来竟然有两万八千多斤。
虽说这些粮菜是包括老张、文辉以及大宝小宝在内的7口人的口粮,但人均4000斤的数量还是让人感到震惊。
更重要的是,他家这七口人里面,只有他被算作壮劳力,可以分到工分儿粮,剩下的全都只能分到人头粮。
通常而言,工分粮分到手的粮食至少要比人头粮多一半左右,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家里有多口人下地干活的人家,今年分到手的粮食有多少。
想想自己刚来八宝梁村插队的那一年,因为缺粮差点活活饿死,逼急了一大群知青跟着村里的孩子们去田里挖老鼠洞找粮食。
天寒地冻的,一群人一边烧火化土,一边拿着铁锹挖掘,到现在他都记忆犹新。
想到这里,周扬忍不住有些感慨的说道:“这下村里人不会再为填饱肚子发愁了!”
“呵呵,那能吃得了这么多,不少人家都想着把多余的粮食卖给村里的面粉厂了!”大嫂道。
周扬笑了笑说道:“卖了也好,也能多增加点收入...”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了拖拉机刺耳的“哒哒”声。
紧接着,就看到一辆拖拉机拖着巨大的车斗驶入了他家的院子。
见状,周扬当即走了出去。
开车的是自家大舅哥李建国,驾驶位旁边的挡泥板兼副驾驶位上还坐着王平,而后面的车斗上装着的都是胡麻柴。
所谓的胡麻柴指的是就是胡麻的秸秆儿,这玩意儿晒干后是最上等的引火柴,只需要一根火柴就能将火点燃,不需要什么纸张、树叶这样的助燃材料。
所以,尽管每年村里大部分的秸秆都会被拿去生产饲料了,但唯独胡麻柴却被分给社员们当引火柴。
李建国和王平等人显然没想到周扬会在家里,先是一愣,随即熄了车,而后笑盈盈的向着他走了过去...
............
pS:昨天码了半夜字,今天竟然感冒了,无奈啊!
(开花时的胡麻)
(成熟时的胡麻)
(收割回来的胡麻)
(胡麻籽)
(胡麻油)
(胡麻榨油的副产品——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