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赵祯的昭勋阁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黑岩网 www.heiyanbook.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八月初八,又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也是赵祯御驾亲征的日子,神都城的城墙上竖起了无数的红色旌旗,大宋火德,崇尚红色,鲜艳的大旗在风中飘扬仿若一层层的血浪。
赵祯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他还是遵照了礼部的规矩,祭了天地之后才准备出发。
他当然不是亲临前线去指挥冲杀的,坐镇大军的后方就好,如此一来士气也被鼓舞,同时前线将士不用担心他的安慰而小心谨慎,束手束脚以至贻误战机。
赵祯的亲征事实上只是给大军提高士气,稳定军心,除此之外最多的便是能更快的收到战报如此而已,赵祯绝不会干涉各军的作战。
这是多年来他和武将之间的默契,皇帝以独裁的权利干涉武将的正常作战,这本身就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
皇帝只是皇帝,极少有能做到雄才大略又文武兼备的,这几乎不可能,隋炀帝事实上也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很可惜他在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独揽军权,最终也是征伐失败。
放权事实上是一个帝王最难做到的事情,当你位高权重,当你万万人之上,当你独裁的时候,多年养成的习惯便会不自觉的驱使着你去干预权利。
赵祯知道这个习惯,也经常被这习惯左右,但他努力的去克服,因为通过丁度的讲史,他发现,有时候平庸的皇帝任用将才往往会获得战争的胜利。
反而是那些雄才大略之主会在战争上栽跟头,有时甚至是狼狈不堪,丑态百出。
为何?当然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有才能指挥军队,既然当了皇帝可不就是全天下都应该由他指挥吗?
这时候,高高在上的君王就会忘记,皇帝也是一个职位,他即使权利再大也只是皇帝,并不能担任将领的位置,有的根本就不具备良将的潜质。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君王感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而那些天资平庸的君王却是恰恰相反,他们贵在知道自己的不足,不会轻易的干涉将领的指挥,只要用人的当,往往会收到奇效。
赵祯便是如此,他不会干涉军队的日常事务,也不会对如何打仗指手画脚,只是命令将领以什么样的速度前进,并且提醒他们注意补给,剩下的事情纯粹是当一个“吉祥物”。
当然,在如何用兵这一方面还是需要由参谋军事院的随行参谋负责,这些人天生就是“纸上谈兵”的,他们并非是庸才,恰恰相反各个都是战术能手。
所谓的纸上谈兵在这里完全是褒义词,意思是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通过不断汇集的战报,军情,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推演,同时得出在什么地方进行伏击最合适。
主要的目的便是给带兵的将领们提出建议,当然只是建议而已,至于将领们要不要听从,决定权完全在他们自己手上。
参谋的作用只是信息处理,分析,更多的时候只是服务与赵祯一人而已,并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所以对待他们的客官意见,将领们也会有所考虑和采纳,这样也就够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赵祯一直所提倡的,刚刚出了神都城之后,赵祯便利用最大的马车改为军情室,即便是在路上他也要了解大军的动向。
苏轼作为赵祯的“秘书”已经常伴帝王左右,蔡伯俙这货也倒是机灵,准备找一个替死鬼出来,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再说他以使者的身份抵达恒逻斯城与塞尔柱的使者谈判,自然可以避过这场战争,但很可惜,赵祯的一张圣旨就把他找了回来。
送圣旨的人是赵祯的带御器械,蔡伯俙想拖延也不成。
这场战争乃是大宋最重要的战争,赵祯打算把所有能力出众的人都挑选出来,文武双方都要出力,最后封赏的时候好酌情加官进爵。
这一次赵祯打算把尘封在历史中的东西拖出来,建立功臣阁馆。
唐时有凌烟阁,虽说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但却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既然唐太宗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题字,时常前往怀旧。
那自己也要建立昭勋阁了,这本就是大宋的东西嘛,只不过把时间提前了一点。
说到底这种馆阁就是为了存放功臣的画像,到时间命苏轼的表兄文同作画,苏轼题字便可,这对表兄弟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出众的。
赵祯已经想好,这些进入昭勋阁的功臣以后都要配享太庙,也算是对赵家忠心耿耿的臣子,即便是去世了也要追加上去。
比如配飨太祖庙庭的赵普,便是一定要入的,再有便是寇准了,无论他做的好做的不好,有没有存在感,他都是大宋的功臣,单单是澶渊之盟便算是给大宋王朝续命许久了。
剩下的人自不用说,能点的上名的就不在少数,赵祯觉得怎么也要凑够二十四个,也好比肩盛唐不是?
眼下这次北伐战争就是最好的时机,待北伐结束之后,大宋也算是彻底肃清宇内,如此一来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情况下,当然要设立馆阁纪念功臣了。
所以赵祯秘密的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没事就往上增加名字,他甚至打算把丁谓和夏竦也列入其中,私德有损不算,就看看他们有没有为大宋的今天出力。
三才在边上“入定”了,耷拉着眼皮也不知睡着没睡着,苏轼不断的看着奏疏,同时按照上面的内容摆弄着占据圣驾一大半的沙盘。
至于蔡伯俙,这货怕是也该到了,赵祯忽然觉得,有时候外戚得势并非都是他们自己争权夺利,而是皇帝需要一个说话的人,外戚的身份恰恰附和这一点。
比如现在,赵祯有些话不适合对被人说,但对苏轼说却完全没有问题,他是外戚,本就没有了进入昭勋阁的机会,但却能在将来配飨自己的庙庭。
“朕打算设立功臣馆阁,名曰昭勋阁,以二十四功臣为基,也让他们配飨太庙。”
八月初八,又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也是赵祯御驾亲征的日子,神都城的城墙上竖起了无数的红色旌旗,大宋火德,崇尚红色,鲜艳的大旗在风中飘扬仿若一层层的血浪。
赵祯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他还是遵照了礼部的规矩,祭了天地之后才准备出发。
他当然不是亲临前线去指挥冲杀的,坐镇大军的后方就好,如此一来士气也被鼓舞,同时前线将士不用担心他的安慰而小心谨慎,束手束脚以至贻误战机。
赵祯的亲征事实上只是给大军提高士气,稳定军心,除此之外最多的便是能更快的收到战报如此而已,赵祯绝不会干涉各军的作战。
这是多年来他和武将之间的默契,皇帝以独裁的权利干涉武将的正常作战,这本身就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
皇帝只是皇帝,极少有能做到雄才大略又文武兼备的,这几乎不可能,隋炀帝事实上也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很可惜他在征伐高句丽的时候独揽军权,最终也是征伐失败。
放权事实上是一个帝王最难做到的事情,当你位高权重,当你万万人之上,当你独裁的时候,多年养成的习惯便会不自觉的驱使着你去干预权利。
赵祯知道这个习惯,也经常被这习惯左右,但他努力的去克服,因为通过丁度的讲史,他发现,有时候平庸的皇帝任用将才往往会获得战争的胜利。
反而是那些雄才大略之主会在战争上栽跟头,有时甚至是狼狈不堪,丑态百出。
为何?当然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有才能指挥军队,既然当了皇帝可不就是全天下都应该由他指挥吗?
这时候,高高在上的君王就会忘记,皇帝也是一个职位,他即使权利再大也只是皇帝,并不能担任将领的位置,有的根本就不具备良将的潜质。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君王感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而那些天资平庸的君王却是恰恰相反,他们贵在知道自己的不足,不会轻易的干涉将领的指挥,只要用人的当,往往会收到奇效。
赵祯便是如此,他不会干涉军队的日常事务,也不会对如何打仗指手画脚,只是命令将领以什么样的速度前进,并且提醒他们注意补给,剩下的事情纯粹是当一个“吉祥物”。
当然,在如何用兵这一方面还是需要由参谋军事院的随行参谋负责,这些人天生就是“纸上谈兵”的,他们并非是庸才,恰恰相反各个都是战术能手。
所谓的纸上谈兵在这里完全是褒义词,意思是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通过不断汇集的战报,军情,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推演,同时得出在什么地方进行伏击最合适。
主要的目的便是给带兵的将领们提出建议,当然只是建议而已,至于将领们要不要听从,决定权完全在他们自己手上。
参谋的作用只是信息处理,分析,更多的时候只是服务与赵祯一人而已,并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所以对待他们的客官意见,将领们也会有所考虑和采纳,这样也就够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赵祯一直所提倡的,刚刚出了神都城之后,赵祯便利用最大的马车改为军情室,即便是在路上他也要了解大军的动向。
苏轼作为赵祯的“秘书”已经常伴帝王左右,蔡伯俙这货也倒是机灵,准备找一个替死鬼出来,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放飞自我”了。
再说他以使者的身份抵达恒逻斯城与塞尔柱的使者谈判,自然可以避过这场战争,但很可惜,赵祯的一张圣旨就把他找了回来。
送圣旨的人是赵祯的带御器械,蔡伯俙想拖延也不成。
这场战争乃是大宋最重要的战争,赵祯打算把所有能力出众的人都挑选出来,文武双方都要出力,最后封赏的时候好酌情加官进爵。
这一次赵祯打算把尘封在历史中的东西拖出来,建立功臣阁馆。
唐时有凌烟阁,虽说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但却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既然唐太宗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题字,时常前往怀旧。
那自己也要建立昭勋阁了,这本就是大宋的东西嘛,只不过把时间提前了一点。
说到底这种馆阁就是为了存放功臣的画像,到时间命苏轼的表兄文同作画,苏轼题字便可,这对表兄弟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出众的。
赵祯已经想好,这些进入昭勋阁的功臣以后都要配享太庙,也算是对赵家忠心耿耿的臣子,即便是去世了也要追加上去。
比如配飨太祖庙庭的赵普,便是一定要入的,再有便是寇准了,无论他做的好做的不好,有没有存在感,他都是大宋的功臣,单单是澶渊之盟便算是给大宋王朝续命许久了。
剩下的人自不用说,能点的上名的就不在少数,赵祯觉得怎么也要凑够二十四个,也好比肩盛唐不是?
眼下这次北伐战争就是最好的时机,待北伐结束之后,大宋也算是彻底肃清宇内,如此一来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情况下,当然要设立馆阁纪念功臣了。
所以赵祯秘密的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没事就往上增加名字,他甚至打算把丁谓和夏竦也列入其中,私德有损不算,就看看他们有没有为大宋的今天出力。
三才在边上“入定”了,耷拉着眼皮也不知睡着没睡着,苏轼不断的看着奏疏,同时按照上面的内容摆弄着占据圣驾一大半的沙盘。
至于蔡伯俙,这货怕是也该到了,赵祯忽然觉得,有时候外戚得势并非都是他们自己争权夺利,而是皇帝需要一个说话的人,外戚的身份恰恰附和这一点。
比如现在,赵祯有些话不适合对被人说,但对苏轼说却完全没有问题,他是外戚,本就没有了进入昭勋阁的机会,但却能在将来配飨自己的庙庭。
“朕打算设立功臣馆阁,名曰昭勋阁,以二十四功臣为基,也让他们配飨太庙。”